七個字歷史人物
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 ,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00余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封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後,乘勝追擊,深入2000余裏,殲7萬余人。後升任大司馬,與衛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僅24歲。
衛青簡介
衛青(?~公元前105年),漢族。字仲卿,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東平陽(今中國中西部山西臨汾西南)人,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衛青父親鄭季,是壹個縣吏,在平陽公主家做事時,和婢女衛媼私通,生下衛青。後來,衛青的同母異父姐姐衛子夫入宮得到漢武帝寵愛,所以他們兄弟姐妹七人都冒姓衛。
在姐姐懷孕之後,當時的皇後陳阿嬌嫉妒,派人抓到衛青,想殺死他。衛青被好友公孫敖救出,漢武帝聽說後,召見了衛青,並封他為建章宮監加侍中官銜。後來姐姐做了皇後,衛青也升為大中大夫。
漢武帝改變了西漢初期和匈奴和親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和兵力,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衛青從公元前129年被封車騎將軍開始,***有七次領兵打擊匈奴,立下了赫赫戰功。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封邑總***有壹萬六千三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幹預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後衛青病死於公元前106年
李廣(?—前119年),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人),西漢著名軍事家。做過騎郎將、驍騎都尉、未央衛尉、郡太守,鎮守邊郡使匈奴不敢犯多年,座駕:千裏雪,兵器:梨花槍,被稱為“飛將軍”。
經典之戰:馬邑大捷
其壹生未得封侯,或許時運不濟,有歷史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公元前119年,隨衛青出征匈奴,兵敗,引頸自刎。
2.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後三個字是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應該是本傑明 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1706年富蘭克林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也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1790年4月1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溘然逝去,他的墓碑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還證明了雷暴不是”上帝的怒火“而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望采納
3.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後三個字是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應該是本傑明 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1706年富蘭克林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也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1790年4月1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溘然逝去,他的墓碑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還證明了雷暴不是”上帝的怒火“而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望采納。
4.10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常遇春 (1330~1369) 字伯仁,號燕衡,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 民族英雄,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
宋朝南渡時常氏遷來懷遠,到常遇春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
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壹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貌奇體偉,勇力過人,猿臂善射。
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適此嘯聚綠林草澤中,後在和陽歸順了明太祖朱元璋。
相傳,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
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無從查考。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
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復說開平。
據史料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與另壹名大將徐達率重兵鎮守池州防備。陳友諒統其兵眾,部署襲取池州。
徐達偵悉陳友諒的行動,令常遇春率精兵萬人,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余,擒捉三千,陳友諒敗走江州(九江)。
這次戰役不僅恢復了皖南 軍事要地太平縣,也使漢軍龜縮於武漢不敢再犯。論功行賞常遇春功勞最大。
朱元璋誇贊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常遇春當年設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華山的大古嶺、鳳凰嶺壹帶,並在百丈潭前留有詩文:赤汗透征袍,何如孝隱高。
結廬親冢側,只為報劬勞。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歲,就病死於柳河川。
壹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
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故六泉口又有“開平寨”之稱。當地村民為紀念常遇春智勇過人,還在大古嶺下的在百丈潭側建廟祭祀,當時稱將軍廟,廟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將軍村。
該廟規模壯觀,翹檐飛角,廟內塑有常將軍全身像。抗日戰爭中廟宇為日軍焚毀,但村民仍保留“拜將軍年”的舊俗。
常遇春 傳體貌奇偉,沈毅果敢,長臂善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
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
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
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 面涅將軍——狄青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幹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身長八尺有余約為(1.89米),濃眉大眼,姿態雄偉,胸襟廣闊。
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狄青出身貧寒,從小就胸懷大誌,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壹名低級軍官。
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壹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裏,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
在壹次攻打安遠的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薛禮字仁貴(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創造了“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 艱苦奮鬥三十載,家裏窮苦誌不窮 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壹輩已經沒落,,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於亂世之中,未有什麽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壹副大飯量。
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誌,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
5.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後三個字是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應該是本傑明 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1706年富蘭克林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也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1790年4月1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溘然逝去,他的墓碑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還證明了雷暴不是”上帝的怒火“而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望采納。
6.急需七個歷史人物故事,每個故事要求300字以下1大禹治水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
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後,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
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壹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2李冰與都江堰李冰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年)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來。 3司馬光砸缸有壹天,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裏玩耍。
院子裏有壹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壹不小心,掉到缸廠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壹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壹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也得救了。
4焚書坑儒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於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 此即為“焚書”。
第二年,兩個術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侯生和盧生暗地裏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禦史調查,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焚書坑”及“坑儒谷”遺址坑殺。
此即為“坑儒”。 兩件事合成“焚書坑儒”。
5完璧歸趙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趙惠文王時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楚國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完璧歸趙。
6將相和藺相如完璧歸趙後趙王封相如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
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7高山流水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
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7.感動歷史人物作文 (700字)快劉徹
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劉恒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登基。劉徹的母親王娡進宮前曾嫁作金家婦,生有壹女。劉徹的外祖母聽了算命的話,將她從金家帶走,進與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3月10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於後元二年二月丁卯(十四)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壹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壹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壹。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壹個使用年號的皇帝。 其在位期間,曾用年號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謚“孝武”,葬於茂陵。 《史記》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今天我們看他的歷史,不能否定他是壹個傑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進程和後來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 登基之初,漢武帝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壹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 *** 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壹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 *** 的懷柔,而對 *** 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壹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繼位後,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後,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壹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把西域並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壹: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中年劉徹主流文化之正統,在中華傳統文化舞臺上獨領 *** 兩千余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二、設立中朝 抑制外朝 三、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壹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四、太初改歷 、五、鹽鐵官營 、六、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制造、漆器制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蘿蔔 葡萄 汗血馬 核桃 天馬等。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 歷史意義重大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開拓者
發動對匈奴戰爭,開拓疆土
漢武帝對外采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壹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衛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戰爭同時,他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壹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系,促進了西域社會的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對東北方和南方用兵
在東北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漢帝國的版圖至此基本成形。 同時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權歸附漢朝,在西南先後設立了七個郡,其中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與南海諸島的地區。疆土最南端超過今天越南胡誌明市,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
8.七年級上冊歷史人物事跡七年級下冊可以寫嶽飛的嘛
嶽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4年21歲從軍為宗澤部下,屢建戰功,嘗以八百嶽家軍大破萬五金兵,聲名大噪。歷官禦前忠武統軍、鄂州駐答諸軍都統制使、河陽等三鎮節度使。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 ,嶽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後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嶽飛在這次北伐中壯誌未酬,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春,金兀術南侵,嶽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裏),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嶽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嶽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於壹旦!所得州郡,壹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幹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嶽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之後嶽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於紹興十壹年(1142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