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針與現代針具的關系是什麽?
部分古代九針在現代針具中仍有使用,並有所改良。
因為針具的制作材料和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治病方法的進步等因素,九針中部分針具已經不用,部分針具有所演變,對針具的分類方法更為科學合理。
但古醫籍中有關九針的載述,對今天仍然有啟發意義,對認識針刺療法及其理論,仍具有重要意義。
1、_針
後人又稱箭頭針,近代在此基礎上發展為皮膚針。
2、圓利針
以古代圓利針為基礎,但與古代圓利針又有所不同,針體較毫針短而稍粗,壹般用26號,針長1.65厘米、針尖尖銳,適用於小兒疾病或成人暈厥等癥狀時速刺使用。
3、三棱針
取法於古代鋒針,針端尖銳、呈三棱形,其質堅硬,適用於刺絡放血,祛除邪熱。
4、毫針
毫針是針灸臨床中最普遍應用的針具。
擴展資料:
古代九種針具,即_針、圓針、_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
現代針具的質料,主要有不銹鋼針、白洋銅、合金、合銀等。
壹、常用的修針方法有
1、註意銹蝕和彎曲,銹針可用細砂紙、除油劑及去汙粉摩擦,蝕銹嚴重的不宜使用,避免折針。
2、用手法捋直不直的針體、或用金屬器械直針,對捋而不直的硬彎針則宜棄之。
3、針尖太鈍或有彎鉤,可用細磨石、細砂紙磨細針尖,壹直達到光華正直為度。
二、註意事項
應用針具時應註意消毒,凡與針直接接觸的物品,如紗布、棉花、鑷子或藏針器具,尤其是針具本身,均應嚴格消毒。壹般采用煮沸或高溫消毒。
針和鑷子可用75%酒精浸泡,通常浸泡20~30分鐘後即可應用。壹次性針具,用完棄之,不必消毒。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