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巨大的網絡世界

巨大的網絡世界

我的kindle終於能連上網了,於是迫不及待的買了劉韌先生的電子版《知識英雄》和《知識英雄2.0》。

曾經看過這樣壹句話,不斷回響在我的記憶裏:

人工智能就像壹列火車,當它臨近時,妳聽到隆隆巨響。妳戰栗著,期待著他的到來。它到了,呼嘯而過,然後把妳遠遠拋在身後。

機器就像是縮短了人類的進化時間,是叠代的;而人類不過是在慢慢學習。

這將會連接妳,連接我,連接他,連接所有人;連接電腦,手機,電視,汽車,連接所有東西。

《互聯網沖擊》、KK《技術元素》

“前陣子壹位記者問我為什麽寫東西。我說溝通是群居動物的內在需要。又問我難道生活中找不到人溝通嗎。我說生活很小,世界很大。

互聯網之偉大,就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和整個世界的信息流建立聯系。在互聯網之前,印刷術或多或少地擔負了這個使命,讓孤獨的靈魂有機會找到***鳴者。

我見過有人表達對某作家敘事方式的憎惡,又或是對某作家語氣的討厭。而我讀到他們的作品時,卻有老友重逢的激動。我完全明白他們為什麽要那樣說話。我想說些什麽時,常常發現也只能那樣說話。

那些原本也許會懷疑自己是怪物的人,現在可以哈哈壹笑,掩卷釋然。”

——知名網友tombkeeper

壹個公司要有大的長遠發展壹定要有壹定的研發投入,壹個人要想有大的長遠的發展壹定要有對自己的投入。

《世界是平的》寫於2005年。

王思聰怎麽說?

而現在,隨著網速的提高,手機平板等智能產品的快速更新,在代移動上網更加的方便快捷,而移動上網用戶也更加多,想想中國有13億人口,全球有60多億人口。而身邊的好多人還都不是只有壹個手機!因為互聯網將人的鏈接使互聯網具有極大的放大性。

妳的價值可以通過互聯網具有很好的放大。

在《黑客與畫家》的"如何創造財富"這壹章的“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裏面是這麽說的:

要致富,妳需要兩樣東西: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妳的職位產生的業績,應該是可測量的,否則妳做得再多,也不會得到更多的報酬。此外,妳還必須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說妳做出的決定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應。

他還舉了兩個對照的例子,原文如下:

比如,血汗工廠的工人報酬是按照計件制計算的,這是壹個只有可測量性、沒有放大性的例子。

CEO也是壹種同時具備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工作。公司的表現就是CEO的表現,所以它具備可測量性。CEO的決策決定了整個公司的方向,所以它具備可放大性。

還在“技術的杠桿效應”裏面說:

技術的發展是否加劇了貧富分化?首先,技術肯定加劇了有技術者與無技術者之間的生產效率差異

,畢竟這就是技術進步的目的。

現在更容易感覺到"萬貫家財不如壹技在身”的威力。看張小龍怎麽說:

聯想

方正

吳軍《浪潮之巔》

黑客與畫家

facebook收購WhatsApp

微信支付寶

今日頭條

Google

Airbnb

Uber以及滴滴

互聯網時代成為真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如果妳有足夠的技術,那麽只要妳能連上互聯網,妳便是自由的。

這是壹個草稿版本,先發出來,治懶(知乎上有個回答如何調整圖片大小,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