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中,段祺瑞馮國璋都很活躍,為何居首位的王士珍沒有存在感?
?北洋三傑裏面,居首位的王士珍沒有存在感完全是因為他看破壹切,不願意站隊的態度導致的。雖然他曾經非常輝煌,但是自從清政府倒臺以後,他也開始隱退,不願意參與時政,因此就慢慢的推出了政治舞臺。而段祺瑞和馮國璋卻很活躍。
王士珍能夠有不錯的作為主要是袁世凱的提拔,但是他是壹個看破時局,有著非常清晰認識的壹個人。當初為了報答袁世凱,並且避免自己的嫌疑,他曾經主動請辭。而且就算後來辛亥革命後,清政府倒臺,他還為皇室爭取了很多的優待條件。
直到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王士珍也壹直置身事外,不參與派別之爭。而馮國璋和段祺瑞各自的勢力不斷的擴大,形成了獨立的兩派。這兩派之間經常會出現爭執和摩擦,袁世凱為了制衡這兩個人,曾經多次想要邀請王士珍出山,但是王士珍就算架不住袁世凱的請求出山後,也依然不參與派別的鬥爭。
他只是在段祺瑞和馮國璋以及袁世凱發生矛盾的時候,當壹當和事佬,但是從來都不會表明自己到底支持誰。在袁世凱想要取締段祺瑞的時候,王士珍還耐心的勸解袁世凱。所以在北洋三傑中,他是最沒有抱負的那個,但是也是活得最明白最清醒的那壹個。
在袁世凱想要稱帝的那個時候,王士珍從來都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就算當時有人試探性的問了王士珍,他依然神態自若的微笑卻不言語。如果王士珍對於名利權力有更大的追求,相信他的成就肯定比段祺瑞和馮國璋要更加好,只不過他並不看中這些。
早早的卸甲歸田,落得安閑自在。所以王士珍才是那個在亂世中保持清醒的那個,不管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和馮國璋都沒有他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