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如何理性看待新聞和評論

如何理性看待新聞和評論

作為川師人,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社會上對此事的評價,當然以批判為主,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社會心理受到了太多太多關於炒作,走秀,甚至欺詐行為的傷害,於是此事壹出,正好剌中了那個要害,於是就批判判而言,有人就直接大罵不要臉,有點文才,地位的人就換個方式罵,總之就壹個結論,這種人為了錢什麽事都能做出來!可是,不論樊師貝本人的動機如何,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大多數人把這當作壹個事件,壹個噱頭來批判,很少有人能從她個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因為自始至終,真正的話語權就擺在媒體的手中,當事人內心的真正想法是微不足道的。大家都知道,很多媒體本身就是在借機炒作,媒體的宣傳無可厚非,但有些新聞人是否從中斷章取義,然後迎合人們這種社會心理的行為,或許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顯然如北京青年報,重慶日報等媒體所言,樊師貝的做法讓人無法接受,甚至傷害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心,這壹些我們無法否定。但今天我想說的是。壹、媒體是否應該更理性。首先,當二十幾歲的樊師貝面對媒體采訪時,她說出了在沒償還之清,可以做牛做馬之類的話,於是這些話被絕大多數媒體反復強調,最後被貼上"賣身"的標簽,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這必然會造成三人成虎的局面;其次是新聞的價值真正在哪裏,是喚醒正能量,是促進社會的健康理性法治的發展,顯然有些新聞媒體忽視了,或是說沒有重視這壹點。第二,校方是否應該更理性。校方在此事壹出,立刻做出反映,擺明立場。當然出於維護學校聲譽的考慮,此舉無可厚非。可是,校方有沒有有把重點放在和當事人的交流以及與社會心理的溝通上,顯然沒有。因為,校方在壹開始就認為樊師貝借債買房這件事是骯臟的,下流的,不道德的行為。在這件事中,校方始終是以壹個管理者而不是家長的身份出現的。處理結果就證明了這壹點。三,公眾包括川師人是否要更加理性壹點。讓我們從樊師貝的個人角色入手。首先,她是壹個女兒,當年近七旬的雙親生活不如意時,她想盡點孝,合情合理。其次,她是壹個二十出頭的女生,她的能力還不夠強,這也是事實。當然動機之類的很容易讓人聯想,或許本身就不純,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的看法,是我們絕大多數公眾的看法。如果我們公眾更加理性,社會更多法治,那麽我個人認為,炒作就沒有市場,正能量也因此能得到弘揚。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那樣嗎~~~~~~~~~~~最後聲明,此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校方,媒體等各方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