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物流行業現在發展怎麽樣
航空貨運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南方航空(600029)、東方航空(600115)、廈門空港(600897)、中國國航(601111)、春秋航空(601021)等
本文核心數據:航空貨運貨郵運輸量、貨郵周轉量、機場貨郵吞吐量、正班載運率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航空貨運,也稱空運,指貨物通過航空器自始發地運往目的地的運輸,具有運送速度快、破損率低、安全性好、空間跨度大的特點,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2、產業鏈剖析:航空承運為核心環節
航空貨運產業鏈上遊包括貨運代理、地面物流、機場作業,中遊為核心環節航空承運,下遊則包括機場作業和地面物流。
貨運代理企業作為貨物收貨人代理人、發貨人代理人或者作為獨立經營人,根據客戶的要求或指示,從事與運送合同有關的活動,如儲貨、報關、驗收、收款等,代表企業有中國外運和華貿物流。地面物流指發貨地或收貨地到機場段的運輸,承運企業有順豐控股等快遞物流企業以及交運股份等專業貨運企業等。機場作業環節指貨物到達機場後的倉儲、運輸等,多由機場完成,代表企業包括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首都機場等。中遊航空承運是航空貨運的核心環節,參與者多為航空公司或有航空業務的物流企業,例如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順豐控股、圓通速遞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專業化發展階段
我國航空貨運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2002年以前,我國航空貨運發展尚未起步,各大航司以客運業務為主,民用航空貨物周轉量不足50億噸公裏。2002-2007年,我國航空貨運進入規模化發展那階段,東航集團、中航集團和南航集團三大航空集團重組,航空公司推進“客貨並舉”的戰略,紛紛成立專業化的貨運公司或貨運部。2007-2012年,航空快遞的出現使得航空貨運行業競爭加劇,航空貨運向航空快遞看齊,實施“快運化融合”,航空貨運管理更加精細化、關註服務時效性與地空資源整合的服務鏈延伸。2012年起,我國航空貨運行業進入專業化發展階段,隨著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航空貨運需求越來越大,行業垂直化整合加快,開始關註用戶體驗零售化、時效標準化與競爭性、便捷化與貿易便利化等關鍵成功因素。
行業政策背景:長期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航空貨運作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8年民航局發布《民航局關於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若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物流企業,航空多式聯運暢順運行,現代航空物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2020年以來,《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的出臺進壹步為我國航空貨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華人民***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
行業發展現狀:正在從疫情影響中恢復
1、貨郵運輸量
隨著中國民用航空業的發展,尤其是民航貨運的進步,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不斷提高。2015-2019年中國民航貨郵運輸量逐年增長,但增速整體呈下降趨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為676.6萬噸,同比下降10.2%。2021年1-10月,全行業***完成貨郵運輸量606.0萬噸,同比增長12.3%。
2、貨郵周轉量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民航貨郵周轉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有所緩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民航貨郵周轉量有所下降,為240.18億噸公裏,同比下降8.7%。2021年以來,隨著疫情逐漸好轉,我國民航貨郵周轉量開始回升,1-10月***實現228.8億噸公裏,同比增長19.5%。
3、機場貨郵吞吐量
2015-2019年我國民用運輸機場貨郵吞吐量逐年提高,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607.49萬噸,比2019年下降6.0%。2021年1-10月,我國民用運輸機場實現貨郵吞吐量1476.7萬噸,同比增長15.4%。
4、正班載運率
2010-2019年,我國民航正班載運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降至66.5%,2021年1-10月回升至67.3%,預計隨著疫情好轉,我國航空貨運運行效率將進壹步恢復。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東部地區發展較好
航空貨運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高度相關,因此產業多位於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以北上廣深等壹線城市及核心省會城市為中心形成區域集中。
從上市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我國航空貨運企業多分布在東南沿海的交通便利地區,上海、廣東憑借良好的經濟優勢,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北京市作為我國首都以及重要交通樞紐,也擁有較多的上市企業;中西部地區航空貨運行業發展則明顯落後,鮮有上市企業分布。
從民航運輸機場貨郵吞吐量來看,我國大半航空貨運業務在東部地區展開,2020年東部地區民航運輸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168.41萬噸,占全國比重達73%,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占比則分別為16%、8%和3%。
2、企業競爭:國營航司規模領先
按營業收入分,我國航空貨運企業可分為三個梯隊:第壹梯隊為2020年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包括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外運、順豐控股等,均為國營航司及各領域龍頭企業;第二梯隊為2020年營業收入100-500億元的企業,包括圓通速遞、華貿物流、吉祥航空、東航物流等;第三梯隊為2020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下的企業,如春秋航空、華夏航空、白雲機場、上海機場等,民營航空公司業務規模較小,大多屬於第三梯隊。
航空貨運企業的業務布局大同小異,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三家大型國有控股航司國際貨運業務占比較高,其中南方航空貨運業務規模最大。除航空公司外,物流企業順豐控股、圓通速遞、東航物流航空貨運業務布局也較廣,其中東航物流依托東航股份700多架客機腹艙以及中貨航10余架全貨機,借助天合聯盟網絡,構建了遍布全國、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在同類物流企業中競爭力較強。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趨勢: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信息化發展趨勢加快、與快遞行業相融合
近年來我國航空貨運行業展現出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信息化發展、與快遞行業相融合的趨勢。
航空貨運核心的承運環節在產業價值鏈中壹直處於較低地位,對上下遊議價能力均較差,整體利潤偏低,三大航司貨運噸公裏收益均不足2.5元,遠不及產業鏈中其他環節以及快遞行業收益。近年來各大航空貨運企業不斷尋找轉型路徑,通過投資並購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和入局快遞物流行業是最主要的破局方向。
此外,國外空港已充分利用條形碼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定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企業資源計劃等信息技術,不斷完善航空物流信息系統。加快信息化發展、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也是我國航空貨運行業國際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不但可以逐步解決我國航空貨運的信息孤島現象,還可以實現與現代商業模式的並軌。
2、發展前景:疫情影響消退後發展前景向好
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疫情爆發前,2015-2019年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76%。2020年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2021年以來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我國航空貨運行業將很快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隨著相關政策逐步落實,以及國內航空貨運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漸完善,航空運輸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期,前瞻預計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增長率將超過疫情前水平,2027年我國民航貨郵運輸量有望達到1200萬噸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