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壹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
薩繆爾森於1915年5月15日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加裏(Gary)城。20歲時,以GPA為A的成績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文學學士(B.A.)學位;翌年,又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M.A.)學位;5年後獲得哈佛大學博士(Ph.D.)學位。此外,薩繆爾森還曾獲得多所大學的名譽學位。其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是《經濟理論的運營意義》("The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Theory"),獲哈佛大學威爾斯(David A.Wells)獎。在1947年美國經濟學年會上,保羅·道格拉斯以學會會長的身份把美國第壹屆克拉克(John Bates Clak)獎章授予了當時未滿40歲的薩繆爾森,並預言薩繆爾森在經濟學領域將有無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薩繆爾森不負所望,23年後便獲得了世界經濟學的最高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40年起,薩繆爾森還曾擔任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長,美國經濟學會會長,國際經濟學會會長和終身榮譽會長,以及在壹系列政府機構和公司任經濟顧問和研究員。薩繆爾森的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經濟分析的基礎》(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經濟學》(Economics,1948.)、《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Liner programming and Analysis,1958),以及獨自撰寫和與多夫曼、索羅等合著的大量文章,這些文章被選編入《保羅.A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集》(Collected Sciontific Paper of Paul A. Samuelson)第壹、二、三、四、五集。薩繆爾森在經濟學領域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被稱為經濟學界的最後壹個通才。人們進入大學壹開始學習經濟學便遇到了薩繆爾森,讀的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而當進入高層次經濟理論研究之時,人們還是離不開薩繆爾森,這時薩繆爾森的《經濟分析的基礎》成了經濟理論研究的指導;在幾乎所有的經濟學領域,諸如: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數理經濟學,人們總是能從薩繆爾森的有關著作中獲得啟示和教益。薩繆爾森作為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綜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論觀點體現了西方經濟學整整壹代的正統的理論觀點,並且成了西方國家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本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陷入“滯脹”困境,使以“新古典綜合”作為理論基礎的經濟政策遭到破壞,薩繆爾森的經濟理論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由此,形成了西方經濟學界的曠日持久的大論戰。雖然,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經濟理論的正統地位發生了動搖,但是,西方國家經濟作為壹種“混合經濟”仍然離不開薩繆爾森的經濟理論。薩繆爾森也從其他學派的經濟理論中吸收了許多重要的理論觀點,對自己的理論加以修正和完善,使之適合於變化了的經濟情況。由這點看來,薩繆爾森仍不失為經濟學大家的風範。
薩繆爾森的研究範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他對經濟學的三大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都有獨到的見解;他把凱恩斯主義和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結合起來,形成“新古典綜合學派”的理論體系;他還壹直熱衷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為數理經濟學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此外,他還通過對乘數和加速數聯合作用的分析,把兩者巧妙地合而為壹,揭示出了乘數與加速數的內在聯系;在關於經濟增長論的論述、關於“社會福利函數”的論述和對比較成本說中的“赫克雪爾——俄林原理”的補充等的方面,都為經濟理論貢獻了珍貴的思財產。薩繆爾森的理論維護和傳播了傳統西方經濟學說,促進了經濟理論數學化的發展,成為西方世界久負盛名的經濟學巨子。因此他的著作壹版再版,在世界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薩繆爾森的著作主要有:
《經濟分析基礎》(1947年),
《經濟學》 (1948年,至今已出了18版)
《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與多爾夫曼索洛合著,1958年)
《薩繆爾森論文集》(3卷本集,1965年,1966年,1972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