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趙姨娘是壹個怎樣的人?她的命運可不可悲?
《紅樓夢》中的趙姨娘是個不討喜的人,賈府中上至賈母,下至丫鬟,都不喜歡趙姨娘,這與趙姨娘的品行、性格有著直接的關系。
出身不高,要的不少的趙姨娘
趙姨娘是如何成為賈政的小妾的?《紅樓夢》中賈府爺們的小妾,也是講究出身的;她們要麽是老太太房裏人,要麽是奶奶的陪嫁丫鬟,要麽是少爺們從小的貼身丫鬟(賈赦買嫣紅,純屬不得已而為之)。
從趙姨娘的年紀來看,她不是賈政從小的貼身丫鬟。趙姨娘是賈府的家生婢女,說明她也不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從趙姨娘的行事風格和賈母厭惡她的程度來看,她更不可能是賈母房裏的丫鬟。
寶玉的生日在四五月份,探春的生日在來年三月份,這樣來看趙姨娘懷了探春的時間,是在王夫人剛剛生了寶玉不久;王夫人剛生了寶玉,正是賈府中最忙亂的時候,賈政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納妾。
由此來看,趙姨娘的上位只有壹種可能:是在王夫人生了寶玉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趙姨娘用美色勾引了賈政,因不久便懷了探春,賈母不得已才同意賈政納了趙姨娘。
趙姨娘不光彩的“上位歷史”就決定了趙姨娘想要取得賈府眾人的認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趙姨娘似乎完全不這麽認為;別看趙姨娘出身不高,但是她要的壹點兒也不少;她自恃為賈府生了兒育了女,便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求而不得的趙姨娘,於是在心裏生出了無限的恨意,把好好的壹個賈環教育成了人人見而厭之的小孩。
本事不大,脾氣不小的趙姨娘
壹個做妾室的人,想要在賈府這種人口眾多、關系復雜的深宅大院更好的生活,就得像襲人壹樣“本事大、脾氣小”才行,但是趙姨娘正好相反‘本事不大,脾氣可不小’。
趙姨娘的“智慧”在《紅樓夢》五十五回體現的淋漓盡致;當時因鳳姐小產後無法理事,又是國喪期間,王夫人也得每日去朝中祭拜,於是她便讓探春協同李紈管家;探春能管家,這無論對於探春本人還是對於趙姨娘,都是壹件好事。
只要是個稍明事理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處處幫著女兒才是;趙姨娘卻為了二十兩銀子,不惜當著眾人撕破臉和探春鬧;不僅自己的目的沒達到,還讓眾人看了笑話,也讓探春下不來臺。作者對這壹回的總結是‘辱親女愚妾爭閑氣’,可見作者對趙姨娘的點評壹個字“愚”。
趙姨娘的‘品行’在《紅樓夢》六十回體現的淋漓盡致;當時賈環看見蕊官給芳官的薔薇硝,也想要壹些給彩雲用,可是芳官因這硝是蕊官送的(是蕊官對她的壹片情義)便不肯給賈環,平日用的硝恰好沒了,於是便包了點茉莉粉給了賈環。
趙姨娘得知賈環要的是薔薇硝,芳官給的卻是茉莉粉,便有意要生出點事來,於是壹再的攛掇賈環去鬧,說道:“依我,拿了去照臉摔給他去,趁著這回子撞屍的撞屍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吵壹出子,大家別心凈,也算是報仇。”
“趁著這回子撞屍的撞屍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就因壹包茉莉粉她連帶著賈母、鳳姐壹起罵,也就難怪賈母非常厭惡她,鳳姐更是見不得她。壹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先得有自知之明才行,像趙姨娘這樣壹個沒智慧,沒品行,更沒自知之明的人,也難怪連賈府的丫鬟都看不起她。
趙姨娘的命運說可悲,也不可悲;說不可悲,卻也有可悲處
趙姨娘的命運說可悲吧,實際上壹點也不可悲;以趙姨娘低微的出身,以趙姨娘的愚笨,更以趙姨娘的輕薄無行,別說做賈府的小妾,就是賈府有頭有臉的奴仆也未必看得上她。但是命運眷顧了趙姨娘,在王夫人無暇顧及賈政的時候,趙姨娘懷了賈政的孩子,給了她做賈府姨娘的機會,這是趙姨娘的幸運。
趙姨娘的命運說不可悲,卻也著實可悲;‘壹入侯門深似海’,自古大家族的生活,表面上看著風光無限,背地裏卻有無數難以為外人道的辛酸;可以說趙姨娘用親身經歷為這句話做了最深刻的註解。
表面上看,趙姨娘是榮府當家老爺賈政的愛妾,可事實上,她只拿著壹個月二兩銀子的月例;別人奴仆成群,她自己只有兩個三等小丫鬟。襲人還只是寶玉的準姨娘,她的母親死了就有四十兩喪葬費,趙姨娘可是已經為賈府生了壹對兒女,她的親兄弟死了,喪葬費也只得二十兩;就像趙姨娘所說的“熬油似的熬了這麽大年紀”,可是眼看著連襲人也不如了,也難怪她會那麽憤怒。
趙姨娘在成為賈政姨娘的那壹刻,心中壹定有無限的希冀,隨著日子壹年壹年的過去,當她意識到自己所有的希冀全都變為不可能實現的奢望時,她的不甘與絕望漸漸化為了按捺不住的憤怒與仇恨。趙姨娘心中有太多的憤恨要發泄,於是稍有不順心,稍有人壹攛掇,她便能立刻火冒三丈地去找人吵架。
趙姨娘每次吵架都不占理,可是每次吵架都能鬧得眾人皆知,因為她已經憤怒到無法再顧及誰的臉面了;於是在無數次大鬧特鬧中,她淪為了眾人心中的“小醜”,她鬧的次數越多,別人越覺得她愚笨可笑,也就越是輕視她,因而她也就變成了人人討厭的‘趙姨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