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有哪些
1、民事責任如下: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繼續履行;
(8)賠償損失;
(9)支付違約金;
(10)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1)賠禮道歉。
2、刑事責任如下: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3、行政責任如下:
(1)根據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不同,可以分為行政主體的責任和國家公務員的責任;
(2)根據行政責任所涉及的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行政責任和外部行政責任;
(3)根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
(4)根據行政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精神罰、財產罰、身份罰。
打官司的流程:
1、起訴: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不符合立案條件,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符合立案條件,通知原告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
3、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15日內進行答辯,法院收到答辯狀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4、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5、開庭審理。
綜上所述,法律有著秩序的意義,有著正義的意義,有著效率的意義,有著利益的意義,但法律對普通老百姓象征著保護與希望的意義。法律仍然以其獨特的意義與威嚴捍衛著人們的合法權益。法律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最後壹道防線,守護著人們的希望的同時更維護著整個社會的正常秩序,為人民的安居樂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民法典》第壹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壹)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壹)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