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肯尼亞的首都是?

肯尼亞的首都是?

肯尼亞,全稱肯尼亞***和國(The Republic of Kenya),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裏,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幹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裏。國土面積582,646平方公裏,全國人口4756.4萬(2019年人口普查結果)。首都內羅畢(Nairobi),官方語言斯瓦希裏語和英語。

1890年,英、德瓜分東非,肯被劃歸英國。1895年,英政府宣布肯為其“東非保護地”。1920年,改為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成立。1963年5月,肯尼亞舉行大選,肯盟獲勝;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亞***和國成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

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壹,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全國分為47個郡(County)。獨立以後工業發展較快,門類比較齊全,是東非地區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關系表知乎精選

中文名稱肯尼亞[1]外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Kenya簡稱肯尼亞所屬洲非洲首都內羅畢[1]主要城市蒙巴薩、納庫魯 國家領袖總統:烏胡魯·肯雅塔、總理:拉伊拉·奧廷加國土面積582646平方公裏[1]人口數量4756.4萬(2019年)[2]人口密度94.5人/平方公裏[3]主要民族基庫尤族、盧赫亞族、卡蘭津族、馬賽族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巫毒教、伊斯蘭教

展開

概況

知乎精選最新

1歷史沿革

2行政區劃

3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地形地貌

氣候特征

水系分布

時區

4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森林資源

5國家象征

國旗

國徽

國歌

國鳥

國花

6人口

7政治

政體

憲法

議會

政府

政黨

司法

政要

8經濟

概況

工業

農牧漁業

旅遊業

財政金融

對外貿易

外國資本

外國援助

9文化

語言

宗教

習俗

飲食

特產

10軍事

國防

軍力

11交通

公路

鐵路

水運

空運

管道運輸

12社會

民生

媒體

治安

教育

醫療

體育

13外交

外交政策

對外關系

14旅遊

概況

景點

15詞條圖冊

1歷史沿革

編輯

肯尼亞地圖主詞條:肯尼亞歷史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肯尼亞是人類發源地之壹,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

公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壹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中國航海家鄭和曾到達過肯尼亞的馬林迪和蒙巴薩。

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曾到過肯尼亞。

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占領了沿海地帶。1557年,葡萄牙在東非的蒙巴薩造要塞。

1890年,英、德兩國瓜分東非,肯被劃歸英國,英國政府於1895年宣布肯為其“東非保護地”,1920年改為殖民地。

1960年3月,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成立。

1962年2月倫敦制憲會議決定由肯尼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和肯尼亞非洲民主聯盟組成聯合政府。

1963年5月肯舉行大選,肯盟獲勝。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

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亞***和國成立,仍留在英聯邦內,喬莫·肯雅塔為首任總統。

1978年肯雅塔病逝,副總統丹尼爾·阿拉普·莫伊(Daniel Arap Moi)繼任總統。

2002年12月第三次多黨大選,反對黨全國彩虹同盟獲勝,姆瓦伊·齊貝吉於2002年12月30日宣誓就任總統,政權平穩交接。

2015年10月28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4]

2017年8月,肯尼亞舉行新壹屆大選,肯雅塔總統擊敗老對手奧廷加,贏得選舉,但總統選舉結果被肯尼亞最高法院判決無效;10月,總統大選重新舉行,肯雅塔再次勝出,成功連任總統;11月28日,肯雅塔宣誓就職。

2行政區劃

編輯

肯尼亞行政區劃肯尼亞分為7個省(PROVINCE)和1個省級特區(內羅畢省)。省以下設區(DISTRICT)、鄉(DIVISION)、村(LOCATION)。根據新憲法,四級行政行政架構將改為中央和縣(COUNTY)兩級。根據新憲法設立的47個縣將於2013年大選後正式運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7個省分別為:肯尼亞中部省(Central Province)、海岸省(Coast Province)、肯尼亞東部省(Eastern Province)、尼揚紮省(Nyanza Province)、裂谷省(Rift Valley Province)、肯尼亞西部省(Western Province)、肯尼亞東北省(North Eastern Province)。

首都

內羅畢,面積648平方公裏,海拔1680米,人口350萬,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工業和交通中心,1907年起定為首都,是非洲的國際化都市之壹。年平均氣溫17.7℃。[2]

主要城市

首都內羅畢(10)蒙巴薩,位於肯尼亞東部的港口城市,距離內羅畢480公裏,海岸省首府,建於11世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基蘇木,位於肯尼亞西部的湖港,第三大城市,尼安薩省首府,在維多利亞湖的東北岸。

3自然環境

編輯

區域位置

肯尼亞面積582646平方公裏,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裏,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幹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裏。

地形地貌

肯尼亞最高峰—肯尼亞山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東非大裂谷東支縱切高原南北,將高地分成東、西兩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寬50-100公裏,分布著深淺不等的湖泊,並屹立著許多火山。北部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頂終年積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氣候特征

位於熱帶季風區,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沿海地區濕熱,高原氣候溫和。3-6月、10-12月為雨季,其余為旱季。年降雨量自西南向東北由1500毫米遞減到200毫米。首都內羅畢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7°C,年降雨量1049毫米。

水系分布

河流、湖泊眾多,最大的河流為塔納河、加拉納河。西部瀕臨非洲第壹大湖維多利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