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懂抽煙有害,但還是放不下,有何方法戒煙?
我就是個戒煙者,吸煙四十多年,看到了好多親人朋友死於吸煙,臨死前的痛苦不堪,溺死水中的痛苦掙紮,吸壹口氣的痛苦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當時就宣布戒煙。阻斷壹切後路。要是誰看到我再吸煙,我就給誰壹萬元人民幣,決不食言,到如今我二年有余再也沒有吸壹根煙。望戒煙的朋友有幫助,還有壹點,只要決心夠堅決!痛苦就會少很多,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哈哈哈,不是放不下是有僥幸心理,抽煙的危害怎麽就輪到我頭上,而且吸煙對人體危害是有很長潛伏期的,所以很多人就犯相同錯誤,都懂得吸煙的有害 健康 ,抱著壹線希望抽開了。說句難聽的話什麽時候大夫說:能抽接著抽吧,能吃就吃口吧!不然的話就…立馬就戒了,什麽方法就這個方法最靈了。
戒煙其實沒有什麽好方法,只有看妳個人想不想戒煙,是毅力和堅持,壹般人都說戒煙難,如果有壹天身體因吸煙出了問題,醫生說不能吸了,妳看哪個還吸,當吸煙影響到生死時都戒煙了,為什麽,是心裏作用,妳怕了才會戒煙。
本人煙齡有17年,現在戒煙2年多了
最初也戒煙了幾次沒有成功,後來自己也是下定決心才堅持成功的戒煙了,在這裏給大家分享壹下我戒煙的經歷
第壹
戒煙之前要問問自己內心到底要不要戒煙,如果妳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是很難戒煙成功的,要知道抽煙對身體的害處。
做任何事情都壹樣,有決心和信心就會能成功壹半
第二
剛開始戒煙的時候,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裏上都是很煎熬的,在這期間盡量不要和朋友們聚會,不要給自己有朋友讓煙的機會,減少香煙的誘惑
第三
在煙癮上來時,找事情轉移自己的思想,比如打會 遊戲 ,或者出門跑步鍛煉
第四
也可以適當的吃點小零食,抵抗壹下煙癮的感覺,但是盡量不要過分飲食,免得戒煙後體重劇增
自己壹定要控制自己的,信心要堅定,告訴自己戒煙是對自己的壹種考驗,壹定要堅持下去。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戒掉香煙,不要在讓它來傷害我們的身體
覺得應該把煙戒了,下決心不抽就不抽了。
每壹包香煙上都有壹句警示語“吸煙有害 健康 ”,但是吸煙者們卻視若無睹。您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勸身邊的年輕朋友戒煙,他們則說:“現在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啊,抽煙可以緩解壓力……”,勸已退休的老人戒煙,他們則告訴妳:“前不久有個同事煙齡三十幾年,剛戒了煙沒幾年,很快就得了肺癌,上個月剛走……年紀大的吸煙者越戒越得肺癌”。到底是否如傳言的那樣越戒越得肺癌呢,筆者這就來跟大家聊聊戒煙與肺癌。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 健康 ,又到了和友們說 健康 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 健康 話題是戒煙。根據壹項調查顯示,平均每吸壹支煙就會縮短我們11分鐘的壽命。當然這個數字不壹定準確,但有壹點可以肯定,不吸煙者比吸煙者要長壽。
吸煙致癌已經是壹件公認的事實。對於吸煙的人來,如何戒煙是壹個非常艱難解決的問題。戒了沒幾天煙癮壹犯又重新吸上了。如何徹底戒煙呢?
導致肺癌的病因有哪些?肺癌在醫學上又稱原發性支氣管癌或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發病高峰在55~65歲,壹般男性多於女性,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2倍,男性發病率位於所有癌癥之首,死亡率也位於所有癌癥之首。臨床癥狀多以咳嗽、咳痰、咯血和消瘦為主。86%的病人在確診後5年內死亡,只有15%的病人在確診時病變局限,這些人的5年生存率可達50%。
肺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但大量的研究證據發現它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是吸煙,這是引起肺癌最常見的原因。85%的肺癌患者都有吸煙史,吸煙史20到30年者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平均高10倍,重度吸煙者則可高達10到15倍。已戒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比那些持續吸煙者降低,但比從未吸煙者仍有9倍升高的危險。隨著戒煙時間的延長,發生肺癌的危險性逐步降低。吸煙與肺癌之間存在明確的關系,開始吸煙年齡越小,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越高。
要註意的是,二手煙(也稱被動吸煙)也是肺癌的病因之壹,非吸煙者與吸煙者結婚***同生活多年後其患肺癌風險增加20%到30%,其患肺癌的危險性隨配偶吸煙量的增多而升高。除吸煙外,肺癌還與職業致癌因子、空氣汙染、電離輻射、遺傳與基因改變等相關。
妳曾經在哪壹刻想過戒煙?後來復吸了嗎?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煙草依賴也像糖尿病、高血壓壹樣,是壹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而不是壹種行為習慣。如果僅憑意誌力戒煙,也就是幹戒,壹年的成功率僅為3%-5%,多數人都需要經過10-14次的嘗試才可能幹戒成功。有效的戒煙藥物可以幫助戒煙者減輕或緩解戒斷癥狀,從而大大提高戒煙的成功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戒煙門診負責人梁立榮帶妳掌握科學、輕松的戒煙辦法。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的死亡風險明顯降低。50歲以下戒煙者在戒煙15年後,死亡風險較持續吸煙者降低50%。
戒煙10年後,戒煙者患肺癌的發病風險降為持續吸煙者的30%-50%,如果持續戒煙,風險會進壹步降低。
冠心病患者戒煙1年後,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大約降低50%;如果持續戒煙,風險會繼續降低,戒煙15年後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將降至與從不吸煙者相同水平。
戒煙可使再發心肌梗死或早死的風險降低50%或以上。
但這些好處都是建立在徹底戒煙的基礎之上,只是單純減少吸煙量並不可以降低吸煙的危害。研究發現,減少煙量者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以及所有相關疾病的風險並未出現明顯降低,說明減少吸煙量並不能降低其發病和死亡風險。
戒煙從本質上來說會有壹種被剝奪感,原來煩躁的時候可以用壹根煙來打發,可是現在不行了,需要做額外的努力去克制自己,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這些都意味著戒煙的人是非常孤獨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孤獨往往又是物質成癮的主要原因之壹。而且,想要壹輩子不再吸煙這是壹件非常有挑戰的事。
為何長期吸煙的朋友壹旦戒煙會出現壹些反應?生活中有些人感覺為什麽戒煙後,自己的身體反而不舒服了,好像生病壹樣,出現壹些類似頭痛,焦慮甚至失眠的癥狀。這些癥狀都被叫做“戒斷癥狀”。
這主要是因為對這些長期吸煙的人,對香煙中的尼古丁等物質產生了依賴性。所以突然戒完煙以後身體出現了壹些不適感,對於這種癥狀又被叫做“尼古丁戒斷綜合癥”。除了這些癥狀以外,很多吸煙的人戒煙後更容易感覺到餓,其實這也是戒煙後的正常癥狀表現。
其實出現的這些癥狀是這樣後的壹種比較正常的變化,也是壹種過渡性的變化,當持續壹段時間後就會自動恢復,不必過於緊張擔心。而對戒煙來說,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攻克戒煙後出現的壹些不是癥狀。
當然這些癥狀也是因人而異的,有時候可能比較嚴重,甚至難以忍受,建議不要硬抗,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或者尋求醫生的幫助,也可以適當的服用壹些戒煙藥物來緩解。
看看名人們的“心”法術1、陳道明:從心裏戒起
陳道明是因女兒反對加上自己內心意誌堅定而成功戒煙的,早在2015,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針對戒煙問題采訪了陳道明,他問道:“我現在要問妳壹個問題,妳去年告訴我們說妳戒煙成功了。現在我就想知道嗎妳現在還吸不吸煙?”
“沒有,將近壹年零四個月了吧”
“想嗎?”
“不想。”
“看到別人吸煙的時候呢?”
“也沒事兒。因為我覺得戒煙這個事兒吧,是心戒!就是如果妳從心理上戒煙就沒有這種問題。妳想壹個男人想永遠掌握著權力,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妳可是說如果連戒煙這件小事都掌控不了,還能提什麽呢?”
2、黃磊:戒煙真沒有想象的難
黃磊在2015年之前的狀態就是煙不離手,他17歲就開始吸煙,有著25年煙齡,在吸煙的25年中,他和多數吸煙者壹樣,感覺在不知所措的時候,不來支煙,就感覺生活是多麽無趣。在2015年的壹天,他感覺就像人生的突然醒悟,很煩自己沒完沒了地抽煙,於是決定戒煙。
黃磊說,二十幾年的煙癮壹朝放下多少還是會有些不適應,但只要是真心想戒煙,絕對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難。“其實生理反應非常小,可能就是剛開始那麽十天二十天。”之後,黃磊體會到了戒煙的諸多好處,就開始勸說身邊的朋友戒煙。
3、齊白石:公布戒煙行動, 獲得支持
著名畫家齊白石,年輕時煙癮很大,習慣先抽煙,再作畫。後來,體會到了吸煙的危害,欲下決心戒掉。於是,他當著眾人,把煙盒拋入水中,並吟詩道:“煙從水中去,詩從腹中來。”同時,接受親朋好友的監督與鼓勵,使他的煙癮隨水而去。
4、奧巴馬:我怕老婆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之前也是愛抽煙,之前有媒體報道稱奧巴馬有長達3年的戒煙史,後來也成功戒掉了,這其中有很大壹部分要歸功他的夫人米歇爾。他笑稱:“因為我怕老婆。”
據報道,米歇爾長期以來壹直討厭抽煙。2007年她曾對媒體透露,戒煙是她支持丈夫參加總統競選的先決條件。米歇爾2011年說,奧巴馬終於戒掉這個習慣。看完這麽多名人的戒煙方法,不知道對妳是不是有啟發?總之,戒煙離不開自己的決心,希望吸煙的朋友能早日戒煙,離傷肺的事情遠壹些!
戒煙後如何預防肺癌的發生?正如前所述,有吸煙史者肺癌發生率比從未吸煙者肺癌發生率高,因此已經戒煙的朋友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55歲以上有吸煙史的男性朋友,建議定期體檢。推薦每年做壹次低劑量肺部CT,不要等出現咳嗽、咯血、胸痛等不適後才去,出現癥狀再去可能為時已晚。
為何有的人戒煙沒幾年就患上了肺癌呢?人體是由細胞構成,肺組織也不例外。通常細胞癌變並長大成肺結節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可能要若幹年的時間。有的人戒煙可能是因為已經感覺到輕微不適才戒煙,以為戒煙後就會好。甚至有的人是因為確診後戒煙。換言之,那些戒煙沒多久就患上肺癌的人很可能在戒煙前肺部已經出現了微小的癌變,戒煙後又認為萬事大吉,並且不註意體檢,等不適癥狀更明顯再去醫院檢查時則為時已晚。還請大家不要因為身邊某壹兩個病例就得出戒煙反而更容易患肺癌這樣的謬論,應相信科學,相信大數據。
究竟怎樣戒煙才更加舒服更靠譜壹些呢?首先就是要斷了抽煙的念想。把有關於西安的壹些用具全部丟掉,比如說打火機煙灰缸等等。
再就是告誡周圍的朋友,妳已經戒煙,讓他們盡量少在自己的身旁抽煙,幫助自己更好的戒煙。同時還可以與朋友壹起戒煙,相互幫助監督,也可以讓家人幫忙監督。
再就是堅定意誌自己給自己寫出壹些戒煙的理由,讓自己真正理會到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危害。制作細致的戒煙計劃,循序漸進,當然也可以以獎勵的方式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直到成功戒煙。
日常飲食要做出調整,可以多做壹些自己喜歡的食物,降低香煙對自己產生的吸引力。
如果在戒煙的過程中有吸煙的沖動,千萬不可暴飲暴食,也不要情緒激動,應選擇適合自己的發泄方式,比如多喝水或者與朋友聊天,也可以準備壹些零食或者瓜子,來消磨想要吸煙的沖動。
最後就是適量的運動鍛煉或者外出 旅遊 唱歌,這樣能轉移自己的註意力,讓自己的情緒保持在最佳狀態,既能有助戒煙成功,也能幫助身體恢復。
煙齡20+:正在戒,因為疫情期間,煙是非必需品,其實主要還是買不到。強戒很不習慣。生理習慣巨變。。。。現在生理癮已經過去,心癮還在。出門到小區拿菜期間有渠道買煙,攀談幾句未買,太他媽貴了!心想借機戒了算了。戒快滿月時,街坊曉得我沒煙分我半條煙,迫不及待點了壹根,竟沒啥感覺,原來是心癮作祟。媽蛋!!每天時常想起,很想點根煙,但抽時沒往常滋味。因此就沒抽了。轉移註意力就忘了。現在關在家裏,等解封後驗證看別人抽煙我有沒有點煙欲望。如果無動於衷那就萬事大吉,戒煙成功!!祝我成功!! 不過我把煙戒了,我那些壹起抽煙喝酒的哥們朋友怎麽看我?我怎麽看他們?媽蛋!!問題好多啊!!!我不是故意滴!! 唉!!以後再想吧!!未打草稿,直接寫滴。才盡!!擱筆。
很高興能回答
對於妳這個問題,我來談壹談我的看法。 雖然說"吸煙有害 健康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去吸煙,當然這句話也是香煙盒上面的提示語。大家都知道吸煙 是有害 健康 的,但是為什麽還有這麽多人吸煙呢,香煙中有壹種 尼古丁 這個尼古丁會讓人產生依賴性也就是通常說的 煙癮 壹旦吸煙者長時間吸煙身體就會對尼古丁產生強烈依賴性,這種依賴性長時間在身體裏積攢會對身體肺部傷害強度會很大,吸煙者肺部基本上都是黑色的,為什麽吸煙者對香煙就是戒不了也放不下,這就是尼古丁對人體的依賴性造成的,吸煙者要想戒煙也是壹件很煩惱痛苦的壹件事。
戒煙這個方面是很多人想做而又做不到的壹件事情,吸煙者說的最多的壹句話就是"飯後壹支煙賽過活神仙"有這句話在這裏擺著這就證明香煙中的尼古丁有多強烈的依賴性,也有的人說誰要是把煙戒了那這個人心有多狠,所以說很多人戒不了煙的主要原因就是狠不下心來,這個戒煙也分年齡段的,比如年紀比較大的想要戒煙千萬不要壹下煙癮戒掉,因為年紀比較大的人身體吸入尼古丁有幾十年的依賴性,身體裏對尼古丁已經是不可缺少的壹部分了,如果強烈戒煙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反效果,年紀大的人要壹步步慢慢的逐漸減少不可急取,對於年輕人戒煙身體對尼古丁依賴性比較輕想要極速戒煙也不是不可以適量而行,我個人的建議想要戒煙就要做到 堅持 和 忍耐 兩者兼並***同進取方可成功。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希望我的描述能幫到妳
就是不想抽了,然後就把煙都扔了,把家裏的打火機也都扔了,也沒吃口香糖,也沒有用電子煙,也沒有覺得難受,戒斷反應有壹點,但是身體完全能承受,內心不想抽了,然後就壹根也沒抽過了。
戒煙確實非常難,我身邊好幾個戒煙的人都失敗了,最長的壹個已經戒了半年了,後又復吸。我先後戒了三次,最後壹次可以算是成功,到今天已經五年多了,期間壹根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