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大的盜墓案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是中國史書著墨比較多的人物之壹,本來就是壹歷史名人。從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來說,他也是重量級的。掘開了人家的陵墓不說,還要拿著皮鞭,朝屍體發泄,可謂最狠毒的壹位掘墓者。
項羽——最牛的盜墓者
與伍子胥相比,項羽的盜墓顯得理由更充分更正義壹些。伍子胥是為了報“家仇”而盜掘陵墓,是私心;三百年後,項羽為了“國恨”,掘開秦始皇陵,天下所願。秦始皇是什麽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皇帝;秦陵是什麽陵?中國帝王陵寢中的“第壹陵”(見《盜墓賊眼裏最值得冒險的三座帝王陵》壹書),敢對這樣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項羽,牛!
劉去——最變態的盜墓者
盜墓有的是泄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壹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劉去為西漢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東相連區域,原為信都國,後稱廣川王。據說,劉去當年名聲很差,做事不靠譜,吃喝玩樂樣樣精。
被劉去盜掘的有名古墓還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晉幽王墓、欒書墓等壹大批古墓。但盜墓多了,劉去也害怕。《太平廣記》記載,在掘開且渠墓時,劉去被嚇得半死,裏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劉去趕忙讓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稱,劉去盜掘古墓的數量“不可勝數”,但具體有多少,又獲得多少寶物,現在已無從考證。
曹操——最專業的盜墓者
盜墓,多是王者行為,這也說明壹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職,設“盜掘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裏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後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壹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恒,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董卓——最惡的盜墓者
中國歷史上的厚葬之風到西漢時期達到了第壹個高峰。歷史上,陵墓在100至200年內被盜的占80%以上,據此,漢代以後必定形成壹個盜墓高潮。史實證明,這推測是存在的。在中國歷史上三大盜墓高潮中的第壹波,即出現在西漢末年至南北朝這壹段時間。這壹歷史時期,小朝小廷如玩遊戲般交替頻繁,因此世道很亂,饑民遍野,民間盜墓之風盛行,妳盜我亦盜,大家壹起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盜曹操外,還有董卓、黃巢等人。不同的是,董卓沒有曹操那樣專業,但董卓手下能人多,規模亦很大,東西兩漢的帝王陵墓多被他盜掘了,與其為人壹樣,“惡”名在外。
黃巢——最蠢的盜墓者
從史載的眾多盜墓事件中可以看出。掘墳盜墓多發生在亂世之秋,中國歷史上第壹次盜墓高峰,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中國四分五裂,或分或裂,分分合合,亂世出英雄,也出盜賊。黃巢的出現,也是因為出於亂世。黃巢雖粗通筆墨,但和曹操相比,由於沒有盜墓常識,加上他左右多為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他對盜墓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開,故稱其為最蠢的盜墓者並不為過。
溫韜——危謇最大的盜墓者
連武則天在內,唐朝***有21位皇帝。其中9位皇帝的陵都在漢陵以北的北山山脈壹帶,號“關中十八陵”(武則天與李治同陵)。但其中17座都被盜掘了。而第壹禍首就是唐末五代時期的節度使溫韜。溫韜也算是歷史上盜掘帝王陵最多的壹個人,許多珍貴的文物都讓他給毀了,實乃危害最大的盜墓者。
劉豫——最不義的盜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斷,中國現存的所有帝王淩都已被盜墓者光顧過。唐“十八陵”讓溫韜盜掘了,北宋“鞏義八陵”則讓叫劉豫的人盜掘破壞幹凈。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追尊“宣祖”)的遷葬陵,號稱“七帝八陵”。相比漢、唐帝王陵冢巨葬豐,北宋帝王陵普遍簡單;漢、唐帝王生前就開始蔔穴營建了,而宋朝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劉豫本為北宋臣子,後降於北金政權。降順變節,本已不義,合夥盜掘陵墓,則更加不義。
楊鼙真珈——最沒道行的盜墓者
北宋皇陵被盜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幸免。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盜掘的,這也是中國帝王陵寢被盜掘事件最悲慘的壹次。南宋皇陵實為“攢宮”。即為攢集梓宮。暫葬地。考慮以後遷回河南鞏義祖陵區內,所以棺槨葬得比較淺,盜掘起來很容易。盜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楊輦真珈的西域和尚(蕃僧),作為壹個出家僧人,本該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無道行,壞事做盡,是出家人和盜墓者裏的雙重敗類。
陳奉——最荒唐的盜墓者
盜墓盜到了自己主子身上,打起了當朝皇帝祖宗陵墓的主意,看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樣的荒唐事在明朝萬歷年間偏偏就發生了。執行者是叫陳奉的宦官(太監),與劉豫、楊輦真珈的盜墓含有政治成份不同,陳奉盜墓純粹是為了財寶,真的是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