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江湖
當今的江湖上,流傳著這樣壹張圖片:音樂app鄙視鏈。
作為數字音樂時代的平臺,音樂app幾乎是所有網民音樂生活的必需品。恰恰因為是必需品,在廣大的音樂受眾當中“必需”出了壹條奇怪之中帶有規律,偶然之中帶有必然的鄙視鏈條——這,是江湖的“規矩”。
音樂app鄙視鏈的背後,實際上是音樂風格的鄙視鏈。主導音樂app鄙視鏈的恰恰不是版權資源的數量,而是背後音樂風格的偏向。QQ音樂作為中國市值第二的公司騰訊的產品,擁有著最為豐富的音樂資源,各類音樂風格無所不包,卻沒能在鄙視鏈中勝過資源相對匱乏的網易雲和蝦米。究其原因,恰恰就是QQ音樂太廣,而不像網易雲和蝦米,聚集了壹群有著相似音樂偏好的用戶:古典、民謠、搖滾這些音樂是他們的菜。相比之下,更偏向流行的酷狗和酷我更遭到鄙視,而以網絡歌曲為重要特點的百度和多米音樂,直接被打為“無人權”。為什麽音樂會產生鄙視鏈呢?
音樂江湖,自古有之,古之江湖,此風更甚。作為當今音樂鄙視鏈頂端的古典音樂(對古典音樂的界定有許多種,在這裏與嚴肅音樂的概念相合)從出生的時候就不僅只是音樂本身,而是作為被少數人獨享的身份象征存在著。西方現代音樂之父巴赫本身就是壹位宮廷樂長,其音樂主要為宮廷和教堂中的貴族服務。和巴赫同時期的另壹位巴洛克風格作曲家亨德爾,更是專為當時的新國王喬治寫下著名的《水上音樂》。
沒有如今無比發達媒介系統的古代,古典音樂被限制在劇場和教堂中,成為只有少數上層階級才能日常享受的產品。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曾提出,上層階級的首要特征是免於勞役,通過攀比式較量,上層階級以炫耀性休閑和消費證明自己有著免於勞役的身份榮耀,於是古典樂還曾經壹度成為無數貴族附庸風雅的完美工具。說到這還有壹個好玩的小故事,古典主義音樂的創始人海頓的《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別名《“驚愕”交響曲》,這正是因為他在曲子進行到平穩柔和的地方突然設置壹聲巨大的震響,用來驚醒並嘲諷那些附庸風雅、在演出時酣睡正香的貴族。
可是問題來了,時間過了這麽久,今天我們很多時候用手機就能免費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聽某種音樂不能達到買壹件價值上萬的衣裳用來展示富有的效果,而流行歌手演唱會的門票也絲毫不比古典音樂會便宜,為什麽還是有鄙視鏈呢?
(富麗堂皇的音樂廳不是大眾的日常進出場所)
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復雜。首先,音樂風格的身份屬性並沒能隨著媒介技術的發達而完全消失,例如古典音樂在媒介發展之後,的確受到了更多的人的喜愛,但並沒有消除它的“貴族特質”。法蘭克福文化研究學派的學者阿多諾,就曾經堅決反對用大眾媒介傳播古典音樂,認為這使它質量受損。古典音樂本身嚴肅、抽象的特點,的確擁有著較小的市場,受眾也確實含有相當部分的高水平文化人士,因此“聽古典音樂的人有文化、水平高”的觀念相當廣泛地存在著。所以,聽某種音樂依然能夠成為彰顯自己身份的行為,音樂鄙視鏈的背後是社會地位的對抗。當然,這其中不乏許多通過文化認同虛假炫耀的人,江湖人稱“裝逼怪”。
再有,我們提到工業,往往腦海裏冒出的是大規模的工廠,無數工人和機器正流水線作業,生產出數不清的壹模壹樣的產品。實際上,同樣是法蘭克福學派,也曾提出“文化工業”的理論:我們的文化產品同樣不能逃脫工業化、市場化的裹挾,出於經濟需求,大量符合大眾口味、迎合市場的音樂被不斷地生產出來,而它們又和工廠裏的產品壹樣,看似每壹首歌都不同,實則卻都差不多。
(能夠得到大眾喜愛的流行音樂的和聲進行是相當有限的)
這種狀態的不斷持續,帶來的則是壹種文化的同質性。美國學者杜威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天然有被重視的需求,如果照此推演,“加入主流”便成為了平庸的表現,彰顯個性才能獲得價值。於是,與流行音樂不同的各種偏向小眾的音樂,便帶上了體現個性的功能。鄙視鏈又以壹種輕蔑“平庸”的面貌出現了。
這是今天音樂江湖中的規矩。
武林之中,誰不服誰,上了擂臺便壹見分曉。即便是門派紛爭,比武大會也能解決壹切。可是,音樂江湖,怎麽個比法?就算是辯論賽,起碼都能用上點邏輯相互批駁,可是音樂這種藝術的東西,邏輯所代表的理性可以說是鞭長莫及,而感性和主觀卻是壹對天生的兄弟。
關於音樂江湖有無高下之分,著名歌手李榮浩在今夏錄制中國好聲音時,引領了壹次大討論,可以說是對音樂鄙視鏈的壹次正面回應。
整篇議論可謂是言辭犀利、行文流暢、金句頻出,懟得鄙視鏈中的人體無完膚,似乎音樂有無好壞已經下了定論。但是,我們常說“屁股決定腦袋”,李榮浩作為壹個以流行歌手,本身就不可能承認自己賴以為生的流行音樂可以被認為是低級的,他當然也不會認為音樂有好壞之分;相比之下,搖滾音樂人鄭鈞在《今晚九點見》節目中直言,“排行榜上的歌我壹聽就是屎啊”,“好壞的標準已經沒了”。
如此看來,我們不難想到,李榮浩若是承認音樂有好壞,他的音樂就有可能被人說成是“屎”,而不承認,大可以用“有人喜歡就行”來自洽。
那麽,音樂的江湖中,到底有沒有好壞之分呢?
這不只是壹個簡單的撕逼而已,這本身是壹個哲學問題。李榮浩在微博中直接上升到了“藝術的高低”,在這壹點上,從古至今探討藝術的哲學家和文化研究者,遠遠比李榮浩有發言權。我們這樣來反問:如果藝術沒有高低之分,那麽審美有何意義?我們從小在教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又有何意義?李榮浩的發言,將所有人類關於藝術和美得到的思想結晶,壹瞬間便全盤否定。
李榮浩用來支撐他觀點的最有力論據,便是藝術的高低有沒有壹個客觀的標準,壹個可以用“線”來分隔高低的標準。那麽,到底有沒有呢?
首先,李榮浩的論述,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他上升到藝術,所討論的對象便是感性的,但他去尋求壹個客觀的可量化的標準,這卻屬於理性的範疇。要知道,沒有客觀可量化的標準,不代表沒有標準,沒有標準答案,也不代表沒有答案。
記得在壹次藝術史的課堂上,白發蒼蒼的外教先是用壹根卷尺從教室的最後拉到講臺,感嘆壹幅“巨作”之偉大;而講到現代藝術,他放出壹張尿鬥的圖片,說”This is art,enjoy it.”(這是藝術,欣賞它吧。)
? (杜尚藝術作品《泉》)
那時他說,藝術從來不是某種具體應該成為的形式,而是壹種idea,這idea首先決定,它能不能稱為藝術。因此,藝術依附於精神,而不依附於感官。深層精神的享受可以被稱為美感,感官享受頂多能被叫做快感。
回到音樂,在聽壹首歌的時候,我們大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在追求美感還是在追求快感?這首歌是不是真的有內在的精神和創意,我是不是能夠在除了“好聽”之外感受到它?《命運交響曲》感動我們,並非因為它刺激了我們的感官,而是在音符的流動中,我們觸碰到了藝術的內核;壹首流行歌曲能稱為經典,也絕不僅因為好聽,而是它的確能給我們的精神帶來點什麽。但是,人的精神境界有不同,同樣的作品,帶給不同人的當然也不同,而如果我麽承認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低,那麽藝術當然不會沒有高低。
那麽,是誰在誤導誰呢?
音樂的江湖,確實有高低,但這卻與門派沒什麽關系。小武僧打不過張三豐,並不會讓少林被武當鄙視。每壹種音樂風格,都既有大師,也有菜雞。既然藝術不在於什麽形式,那麽每壹種形式,都可以在抓住藝術的內核後,成為好的東西。
太過江湖,在鄙視鏈中得到的,反而僅僅是被形式限制了的品味和水準。武林大師不會被門派的出招套路所限制,而是默默集百家之長登上武林之巔;真正愛音樂的人,不會因為是別的風格的音樂就拒絕入耳,更不會有鄙視壹說,反而是不斷拓寬自己的音樂邊界。因為他愛的不是音樂的形式,而是音樂的內核,這才是真正的愛音樂。
搞古典的瞧不起搞爵士的,搞爵士的瞧不起搞搖滾的,搞搖滾的瞧不起搞流行的......諸如此類的結果,只會是我們對音樂的理解越來越單壹,藝術的修養越來越淺薄。音樂成為獲取身外之物的工具,卻遠離了我們心靈本身。
音樂的鄙視鏈應該有,但被鄙視的應該是真正壞的音樂,而不是任何風格的音樂。不要理會那些虛偽的假愛音樂者,讓我們用心靈真正去感受音樂是什麽,藝術是什麽。
朋友,音樂的江湖裏, 不要太江湖了。功夫高低,相信妳自己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