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關於蝙蝠俠背後不為人知的十大趣聞

關於蝙蝠俠背後不為人知的十大趣聞

1、老爺原來也用槍

為了塑造蝙蝠俠這壹角色,漫畫家鮑勃凱恩(Bob Kane)可謂下了不少功夫。現在的蝙蝠俠不僅拒絕使用槍支,更是對槍械恨之入骨。因為蝙蝠俠的父母均死於槍殺,所以在各種打擊犯罪的活動中便都拒絕使用槍支。然而,在早期發行的漫畫版本中,蝙蝠俠更像是身著披風的神探夏洛克,其角色定位更偏向於壹個偵探,而不是打擊犯罪的超級英雄,所以每次夜間巡邏時,他都會配備壹把左輪槍在身上。但是出版沒多久,鮑勃凱恩就改變了這壹設定,因為他說總覺得別著槍的蝙蝠俠感覺不對。

2、《純真的誘惑》(The 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

1954年,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裏克魏特漢博士(Dr. Frederic Wertham)出版了《純真的誘惑》(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壹書,宣稱漫畫中的暴力情節會誘導青少年去模仿,從而引發犯罪行為,因為當時大多數漫畫都以犯罪與恐怖為主題,而超級英雄系列漫畫更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於是,便出現壹種言論抨擊《蝙蝠俠》含有同性戀內容的暗示,認為漫畫中把蝙蝠俠與羅賓描繪成了戀人的關系。毫無疑問,這種質疑是荒謬的。不過也有人認為,若非這項看似荒謬的質疑,老爺也不會為了避嫌而被刻畫為如今我們所熟知的這位 *** 了。

3、休海夫納的貢獻

如果說除了金發女郎以外,還有什麽能讓休海夫納(HughHefner,世界著名色情雜誌《 *** 》的創刊人及主編,以及 *** 企業的首席創意官譯者註)充滿 *** 的話,那就只有漫畫了。海夫納曾坦言,早年時候的自己忙於雜誌的出版,唯壹的消遣就是看漫畫,甚至到了老年時期,他還依然熱衷於舉辦漫畫主題的派對。1965年在芝加哥 *** 俱樂部,海夫納決定舉辦壹個蝙蝠俠主題派對,為這部基情四射的漫畫點贊。

在派對上,他讓演員們裝扮成蝙蝠俠和羅賓的形象,口中呆萌地念叨著漫畫書中的臺詞Golly gee whiz。海夫納並不知道,時任 *** 的執行總監耶魯尤多夫(Yale Udoff)也參加了那次派對。在派對上,尤多夫看到大家對呆萌的蝙蝠俠和羅賓異常喜愛,於是便立馬給 *** 打電話,提出做壹檔有關蝙蝠俠的電視節目的構想。可以說正是由於這次的契機,才誕生了後來充滿基情而又惹人喜愛的60年代版蝙蝠俠系列電視節目。

4、角色本名的那些事兒

大家都知道,蝙蝠俠的本名是布魯斯維恩(Bruce Wayne),第壹任少年助手羅賓的本名是迪克格雷森(Dick Grayson),之後漫畫中還有過很多任羅賓,分別由傑森托特(Jason Todd),蒂姆德雷克(Tim Drake)和斯蒂芬妮布朗(Stephanie Brown)等角色擔任。漫畫中的那些壞人也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貓女賽琳娜凱爾(Selena Kyle),企鵝人奧斯韋德科波珀特(Oswald Cobblepot),謎語人愛德華尼格馬(Edward Nigma,劇中化名E-Nigma,知道了吧?),雙面人哈維丹特(Harvey Dent,此角色因近期電影而再次走紅),還有蝙蝠俠布魯斯維恩的老管家,他的本名是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Alfred Pennyworth)。

以及漫畫壹開始殺害了蝙蝠俠父母的犯罪分子喬切爾(Joe Chill)。然而,最令人感到神秘的是小醜這個角色,多年以來,漫畫中都沒提及他的出身,所以其身份壹直是壹個謎。直到最近,我們才知道了小醜的身世:小醜本名為傑克內皮爾(Jack Napier),姓從電視劇《蝙蝠俠》中飾演老管家阿爾弗雷德的阿蘭納皮兒(Alan Napier)。

5、首部蝙蝠俠電影

史上第壹部出現蝙蝠俠的電影是什麽?普通粉絲也許會說是1990年蒂姆波頓(Tim Burton)導演的版本,而鐵粉則會斬釘截鐵地說首部劇場版是1966年由亞當威斯特(Adam West)主演的版本。但事實上,蝙蝠俠的形象第壹次出現在大熒幕上是1964年由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執導並出品的《蝙蝠俠,吸血鬼》(Batman, Dracula)。

雖然這部電影的底片已經遺失多年,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也不多,不過能夠確信的是,此部影片由沃霍爾及其合夥人約翰班特庫克(Gregory Battck)***同完成,且完全未經過DC 漫畫公司(DC Comics)授權。因此,只有在沃霍爾之後的電影《傑克史密斯和亞特蘭蒂斯的毀滅》(Jack Smith and the destruction of Atlantis)中,人們才得以看到壹些此部電影殘存的片段。

6、生活中的活蝙蝠俠

蝙蝠俠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們的***鳴。任何壹個痛恨罪惡並對社會公平正義充滿期盼的人都會期待有這樣壹位暗夜騎士的存在,身著戰袍,掃除罪惡。說來也奇怪,在密歇根傑克遜街頭,還真有壹個男孩把自己打扮成了蝙蝠俠,不過他的身份壹直沒有公之於眾(超級英雄都比較神秘~)。

相傳壹天,傑克遜隊長對於家附近發生的街頭犯罪行為實在忍無可忍,於是決定披上鬥篷,到街上巡邏,協助當地的執法部門。這雖然聽上去可能有點小瘋狂,但是自打這位蝙蝠俠走上街頭,街區的犯罪率還真的呈直線下降。這位蝙蝠俠與執法部門密切協作,不過他從沒和犯罪者正面交鋒,而是壹旦發現嫌疑行為,便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以及通過參與壹些社區服務計劃和安全防範意識宣傳的活動間接打擊犯罪行為。如果妳想要在傑克遜的街頭為非作歹的話,壹定要當心蝙蝠俠!

7、高譚市到底在哪?

起初,跟同時代的漫畫書壹樣,蝙蝠俠的故事背景也設立在紐約市。不過到了後期,作者改變了這壹設定,把故事設定在壹個虛構的城市裏,以便能夠便於後續情節的展開。壹天,漫畫作者偶然翻閱壹本有關手機的雜誌,看到了高譚珠寶,於是便把蝙蝠俠的故鄉命名為高譚市(Gotham city)。

關於高譚市的具 *** 置,壹直存在爭議,壹種說法認為它位於東海岸,而另壹種觀點認為它坐落在中西部,靠近超人的故鄉大都會(Metropolis)。不過,現在主流觀點普遍認為高譚市位於東海岸,更具體點說,它就位於新澤西州。雖然漫畫中從未明確提及,但細心的讀者曾註意到,漫畫中車輛的牌照上曾出兩次出現新澤西州,高譚市的字眼。

8、妳說這是誰畫的?!

在蒂姆波頓1990年執導的電影《蝙蝠俠》中,有壹位高譚市記者因過於迷戀蝙蝠俠而被同事嘲笑,因為在大多市民看來,蝙蝠俠只是流傳於街頭的壹個傳說罷了。壹天,這個記者收到壹副素描,畫著壹個穿燕尾服的人形蝙蝠,醜極了,畫上還寫著壹行字:妳見過這個人麽?,這令記者深感懊惱。下次看電影再看到這壹幕時,記者按下暫停鍵,仔細看看畫上的署名,沒錯,這幅素描正是蝙蝠俠的創作者鮑勃凱恩(Bob Kane)!如果有誰能找到這幅畫的原版並擺在淘寶上出售的話,那麽他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之中,都不必為了買iphone而賣腎了。

9、《我的緊身衣生活》

1991年,曾在亞當威斯特執導的電影《蝙蝠俠》中飾演過羅賓壹角的波特瓦德(Burt Ward),寫了壹本關於自己私生活的書,內容頗為無下限,書名是《波特瓦德:我的緊身衣生活》(Burt Ward: My life in tights)。這本書壹直以來都受到大眾的嚴厲批評,說它文筆爛得出奇,排版過於寫意,整書的所有情節用兩個字便可以總結扯淡。

在書中,波特瓦德濃墨重筆地鼓吹著自己健碩的身軀,描繪了他與亞當維斯特兩人與無數女人纏綿的艷遇,甚至包括他與壹個 *** 之間長期的不正當關系。在他的筆下,片場永遠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女人,在他們 *** 難耐時提供必要的消遣。他自己也順理成章地被刻畫為世界頂級的嘿咻高手,而亞當維斯特,卻只是個即便艷婦 *** 躺在懷中也無法雄起的棉花糖。

亞當威斯特在後來的采訪中表示,他看完這本書後壹點都不生氣,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會把這些荒謬的內容當真。他說:波特寫這本書的時候也許太缺錢了。波特瓦德之後也承認道,是出版商煽動他把書寫得更有趣壹點,他坦言稱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捏造的。羅賓妳書編得這麽 *** ,蝙蝠俠知道嗎?

10、蝙蝠之聲

這麽多年來,有很多好萊塢名人都曾出演過蝙蝠俠,但誰扮演的時間最久呢?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凱文康瑞(Kevin Conroy),他曾在7部卡通電視劇,6款電子遊戲和5部動畫電影中扮演過蝙蝠俠,累計長達12年之久。他無疑是人們心目中的蝙蝠之聲(The Voice of Batman),憑借著對蝙蝠俠多年的理解,他給配音這壹角色註入了很多創新的元素。在漫畫中,每當蝙蝠俠穿上披風和鬥篷,他都竭力掩飾真實的自己,在康瑞之前,歷任蝙蝠俠扮演者也都在刻意地迎合蝙蝠俠高冷的特點。然而,康瑞卻另辟蹊徑,用不同的嗓音來演繹蝙蝠俠從打擊犯罪的勇士到身價百萬的 *** 之間的轉變,讓這個角色不僅是馳騁於暗夜之中的騎士,更是壹個活生生的布魯斯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