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趙京民的個人自述

趙京民的個人自述

二十年前我在西撒哈拉工作時,那裏的地表溫度最熱可達七十五攝氏度。我穿著解放鞋,裏面還墊著厚厚的氈墊,依然被燙得直跳,根本就站不住。那時候,我特別懷念當戰士挖坑道的那段歲月。

那時,我是北京軍區壹名守坑道的戰士。記得當時我跟團長、政委在坑道口上蓋了壹所房子,就住在外面,參謀長住在坑道裏頭。那時溫度都是零下三十攝氏度,非常冷,和我在西撒哈拉的情況翻了過來。寒冷的夜晚時常令我夜不能寐。因為是剛剛中學畢業,特別留戀學校,但在部隊裏沒有什麽書看,於是就哈著寒氣天天翻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沒事的時候就寫壹些自己的心得體會,記壹些日記。後來我們政治處有壹個幹事看了我的日記本,說我的文字挺好的,文化水平比較高。

當時有院校來招生,這個幹事就推薦我,我便上學提幹了。士兵生活在我整個40年的軍旅生涯中也許過於短暫,但卻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壹個是整內務,得把被子疊成豆腐塊,疊不好,就壓被子,但新被子不好壓,壓著壓著我就睡著了。再壹個就是搶扁擔、搶掃帚,搶著勞動,每天早上起來去挑水,打掃衛生。當時為了爭當五好戰士,大家沒有別的心思,就是想在部隊裏好好幹。

從壹開始當兵到現在,正好趕上中國走向世界的階段,中國開放,軍隊開放。我1970年當兵,1971年咱們進入聯合國,中國在國際上地位在提高,中國軍隊在外面的影響力也在提高,中國軍隊走出國門也越來越多了。有了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軍事素質,機會來了才能好好把握住。在國外大家都是暗著較勁,誰的素質好不是靠嘴說就能被別人認可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壹次我在巡邏,當時聯合國沒有自己的車,用的是遊擊隊的車,還沒有車篷,沒有空調,有的只是壹部電臺。突然電臺通知我說80公裏外有壹個站點缺東西了,讓我去送。沙漠裏流沙很多,沒有道路,沒有導航,只有我隨身攜帶的指北針。於是我就自己畫了壹張圖,開車過去了。這壹來,好多其他的觀察員都對我很佩服,說這才是真正的當兵的人。為什麽呢?因為沒有地圖在沙漠裏開車是很危險的事,壹旦迷失了方向,食物和水保證不了的話是有生命危險的。

我的軍旅之路有壹半以上的時間是在開放的多邊環境中工作。我的體會是,人的知識面應該廣壹些,什麽都要懂壹點,總會有機會用得上的。從1966年開始,我就在家裏養魚,經常要給魚缸換水,用皮管子吸臟東西之類。有壹次我看到美國隊長和加拿大隊長兩個人在給汽車加油。他們用皮管子在桶裏吸柴油,結果吸壹口就把油給咽下去,吸壹口又咽下去,就是出不來。我走過去,說我來試試。我就把這個管子扔到桶裏頭,捏著口拿出來,壹放,油就出來了。那兩個人佩服得目瞪口呆。

當年我還是觀察員的時候,和來自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等11個國家的20多個觀察員在壹起。來的可以說都是各國的精英,大家都在暗自比賽。那時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於是我就總是隨身帶壹個小錄音機,每次電臺通報,我就把情況錄下來,晚上休息的時候,打開錄音機,自己練習聽抄,不會的詞就查字典。這樣練習了半年,我的英語有了很大的提高。

現在學習的媒介更加多樣化了,戰友們可以借助這些,多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做個全才。有句名言叫“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只要刻苦學習處處留心,無論在部隊還是到地方,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