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4歲"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心梗去世?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先生,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在社交網絡上,諸多業內外的創業人士紛紛表示惋惜和悼念。
“公司目前先把張總的後事處理好。”10月6日傍晚,春雨醫生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稱,公司壹切業務經營正常,“我們是壹個醫生和用戶之間的服務模式的平臺,核心業務不受影響”。
10月6日,春雨醫生在其訃告中表示,張銳的相關職責,暫由聯合創始人李光輝代為履行。“春雨醫生目前正走在整體贏利的路上,張銳先生的突然離去,不僅是春雨醫生的巨大損失,更是對創業者、特別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創業者的巨大遺憾。”
張銳的突然離世,亦在創業圈內掀起反思,創業不易,移動醫療創業由於觸及傳統醫療體系更難。不過,早在四年前,也即2012年9月29日,張銳創業春雨醫生壹年多,他在微博上說,mhealth,是壹件我可以也值得死在上面的事業,彼時正獲得close的B輪融資。
意外離世
公開信息顯示,張銳為安徽人,中國人民大學生物學學士,新聞學碩士。曾任《京華時報》前新聞中心主任、網易前副總編輯,2011年離職創辦移動醫療企業春雨醫生。
據披露,春雨醫生是壹個移動醫療平臺,2011年7月,由張銳、李光輝、柏毅壹起創立。根據2016年6月春雨醫生公布的數據,春雨醫生平臺集聚了9200萬名激活用戶、擁有41萬名公立二甲醫院以上的專業醫生,每天處理33萬個醫療問題。
2011年夏天,春雨醫生創立,當年11月份進行了A輪300萬美元融資,隨後春雨醫生APP正式上線。2012年9月進行了B輪800萬美元融資。2014年8月,春雨獲得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創下國內移動健康領域最大的壹筆單筆融資。
據財新2016年6月報道,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1.3億元,盈利3000萬,計劃分拆打包上市,目前A股並購或者新三板兩大方案尚在踟躕。
盡管融資不斷,但是張銳曾在2015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自己確實很焦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了怎麽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麽多人的痛苦,這麽有價值,壹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不到。”
春雨醫生上述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張總的工作休息都很規律,都是朝九晚六,每天工作九到十個小時,“但是作為壹個CEO每天工作確實排的挺滿”。,
春雨醫生則在訃告中表示,張銳先生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先行者。從《京華時報》到網易再到春雨醫生,張銳先生準確把握住了兩次互聯網革命機遇,成功實現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的跨越。就在今年8月,張銳先生還把眼光放到了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
上述訃告還稱,張銳先生還是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最積極的探索者。從“輕問診”到“空中醫院”到“電子健康檔案”再到“在線問診開放平臺”,張銳壹步步讓春雨醫生成為互聯網醫療入口和平臺級的應用,並藉此整合醫療行業各環節資源,使互聯網醫療逐漸從看病升級到治病,並有望在降低整體醫療花費的同時,實現各環節***同贏利。
苦尋盈利模式
毫無疑問,張銳的逝世除了再次喚起大眾對創業者健康的關註外,更折射出整個行業的現狀。
雖然從市場層面看,移動醫療的市場數據表現不俗。據艾媒咨詢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4.2億元,2018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更是達到184.3億元。
就在6月份,國家衛生計生委曾表示,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增速達20%以上,而據統計,從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短短兩個月就有近十家移動醫療互聯網項目獲得融資。
艾媒咨詢相關報告還稱,2015年1至12月在線醫療行業App端月度使用次數呈逐月上升趨勢,12月更是增長至17.1億次,超越PC端(基本穩定在4億次)並且差距呈不斷擴大趨勢據。據分析,這壹現象的出現主要存在移動端的靈活性較強和健康管理需求頻次較高兩個原因。
而在資本寒冬到來之前,資本對移動醫療行業的青睞也是顯而易見的,《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相關數據表明,在被成為“互聯網+”元年的2015年,移動醫療領域***發生投融資221起,比2014年增長445.4個百分點。
而在今年,1月27日,健康元()(,SH)宣布旗下全紫子公司天誠實業與杏樹林等簽定認購協議。天誠實業以3000萬美元認購杏樹林7,805,331股D系列優先股。
3月14日,醫美o2o平臺新氧宣布完成C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中國新聞網稱,結合目前已披露的融資估值報告,新氧估值已追平春雨醫生。
但是,隨著今年8月份移動醫療第壹股就醫160(寧遠科技:)裁員三分之壹的消息被曝出,移動醫療的盈利能力再次受到大眾的關註。就醫160在新三板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371.98萬元,虧損達到了7136.8萬。
作為行業領軍的春雨醫生,雖然其2015年實現營收1.3億元,盈利達到3000萬元,但其用戶數量已經超過3000萬人,從這壹角度看,即使是春雨醫生,盈利依然是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張銳此前也曾表示,上市並非自己意願,實為資方要求。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此前曾多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自己對移動醫療盈利模式的擔憂,10月6日史立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表達了上述觀點。
史立臣表示,國內移動醫療在盈利上存在“先天不足”,國內醫療在門診費用上與國外相比要低很多,利潤微薄,而許多APP把盈利重心放在診療環節,而這壹塊在國內醫院大多是不收費的。此外,有些移動醫療企業試圖在藥品上尋找突破,對於藥企和醫院兩方面來說都很難接受。
值得註意的是,公立醫院掌握著絕大多數資源,這也使留給企業的空間本身並不太大。
“現在還沒有好的盈利模式。”史立臣認為這壹問題的根源在於政策支持不夠,三甲醫院與基層醫院存在著利益分配的矛盾,他還認為,包括此前曾有城市推進遠程醫療,同樣也因利益分配的矛盾而遇到困難。
創業不易
張銳的突然離世也在創業圈內引發反思。
“目前正走在整體贏利的路上,張銳先生的突然離去,不僅是春雨醫生的巨大損失,更是對創業者、特別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創業者的巨大遺憾。”春雨醫生在其公司訃告中表示。
“作為西祠和博客時代的網友,我只和張銳吃過壹次飯。他從傳統媒體跳槽早,思維壹直領先同儕,無疑是媒體人轉型的先鋒。”南方周末資深記者呂明合感嘆道,“我了解的都是做新聞的張銳。創業的張銳,我壹次也沒聊過,可惜了。”
作為同屬互聯網創業的先行者,杭州同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蔣韜則對此在其朋友圈上說,萬分惋惜,也祈禱祝福小夥伴們都身體健康。
“成功的背後是無數的血汗和淚水。張銳,壹個真正的創業者倒下了。但是正是眾多的像張銳這樣的創業者改變了世界,推動著社會進步!他們是我華夏民族的精英與脊梁!我從不認識他,但我為他點贊!也希望春雨醫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記者相識的壹國內某知名資本市場人士如此認為。
而壹位互聯網創業者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稱,創業初期愁融資找資金,融進資金又愁怎麽賺錢。
國內知名PE人士、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宗佩民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醫療互聯網創業者大部分不理解醫療行業的特性,受困於非市場化的國家醫療體制,互聯網+醫療過程中走得特別艱難,絕大部分創業者依然沒有走出來,即便行業先行者春雨醫生也尚未形成有效率的商業模式,個中壓力可想而知。
宗佩民認為,今年是資本寒冬之年,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面臨巨大融資壓力,尤其是非市場化程度高的行業互聯網創業者,因為模式探索周期更長,倒下壹批在所難免。但是,真正的創業者不會因為前人倒下而沮喪,相信他們壹定會直面艱難的創業之路,直到成功的彼岸,即使倒在路上也是雖敗猶榮,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