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死掉的大閘蟹有多毒?死蟹究竟能不能吃?吃秋蟹有哪些註意事項?

死掉的大閘蟹有多毒?死蟹究竟能不能吃?吃秋蟹有哪些註意事項?

“秋風起,蟹腳癢,高粱紅,螃蟹肥”,每年壹到秋天天氣涼爽的時候,就又到了壹年壹度吃蟹的季節。現在市面上賣的螃蟹按照生長環境不同,主要分為淡水蟹和海水蟹,中秋和國慶節期間,也正是品嘗這些螃蟹美味的時候,尤其是節日宴客的餐桌上螃蟹也成了壹道大菜。那麽, 妳知道死掉的大閘蟹有多毒?死蟹究竟能不能吃呢?吃秋蟹有哪些註意事項?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壹下吧。

壹、死掉的大閘蟹有多毒?

大閘蟹,作為中國餐桌上的珍饈之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美味。然而,近年來,壹些謠言和誤解伴隨著這種美味的食材。其中壹個頗為引人註目的說法是:“死掉的大閘蟹有多毒,剛死壹分鐘的螃蟹不能吃,都是毒。”?

首先,讓我們澄清壹下關於大閘蟹是否有毒的問題。大閘蟹並不會在剛剛死亡的壹分鐘內產生劇毒。這個說法是壹個誤解,可能起源於人們對螃蟹存活狀態的誤解。實際上,螃蟹的新鮮程度對於其食用安全至關重要,但並不涉及毒性問題。大閘蟹之所以不宜食用剛剛死亡的螃蟹,是因為蟹體內的酶會迅速分解,導致食用後口感變差。

大閘蟹的新鮮程度是確保食用安全和美味的關鍵因素之壹。當螃蟹剛死後,酶的分解作用將會加速,螃蟹體內的組織開始變質,變得不再適合食用。這是為什麽許多人建議在螃蟹剛死後,盡可能快地進行烹飪,以保持其新鮮度和口感。然而,這並不等同於螃蟹有毒。

關於大閘蟹是否有毒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它可能涉及到大閘蟹生活的環境。大閘蟹生活在水中,它們的飲食和生活環境可能受到汙染的威脅。在壹些情況下,大閘蟹可能吸收了有害物質,因此,確保螃蟹來源的水質是幹凈的至關重要。選擇有信譽的供應商和市場,以確保食用的大閘蟹是安全的,是防範潛在風險的壹種重要方式。

然而,與其擔心大閘蟹是否有毒,更重要的是正確地處理和烹飪這種美味食材。大閘蟹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每壹種都有其獨特的特點。例如,蔥姜蒜蒸大閘蟹、糖醋腌大閘蟹、辣椒炒大閘蟹等各種做法,都能展現出大閘蟹的美味。然而,無論選擇哪種烹飪方式,都需要註意確保螃蟹充分熟透,以殺死潛在的細菌和寄生蟲,從而確保食用的安全。

二、死蟹究竟能不能吃?哪些情況下可以吃?

壹般來說是不建議吃的。

1、首先大家要明白螃蟹死亡之後為什麽不能吃?

1)腐敗變質

大閘蟹等河蟹死掉後更容易腐敗變質。因為河蟹死後,消化腺破裂,本身攜帶的細菌和環境中的細菌就會很快活躍起來,使它腐敗變質。

本身作為螃蟹“鮮味”來源之壹的氧化三甲胺會分解產生三甲胺、二甲胺,直接結果就是產生腥臭味,量很大的話還能使人中毒。蟹肉中的氨基酸也很容易被細菌分解,部分還可能產生硫化氫,產生著名的“臭雞蛋”氣味。

蟹黃蟹膏中的脂肪也很容易被氧化分解,產生各種令人並不愉悅的“哈喇味”,這也是很多人可能會感覺有異味的原因。所以,螃蟹死後最先損失就是鮮味,變得不好吃了。

2)致病菌汙染

水產魚鮮中最常見也最讓人頭疼的要屬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國沿海地區最為常見的食源性病原菌,廣泛存在於近岸海水、海底沈積物和魚貝類等海產品中。它是壹種嗜鹽的細菌,在海水中也能愉快的生長繁殖。所以,海鮮也會被這種細菌汙染。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的汙染食品是海產品,包括魚類、軟體動物(如生蠔、墨魚、八爪魚)和貝殼類動物(如龍蝦、蝦、蟹)。副溶血性弧菌是世界公認的海產品致病菌。壹旦吃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海產品,就可能出現急性胃腸炎,其次為惡心、嘔吐、畏寒和發熱。腹痛多表現為劇烈上腹絞痛。

3)產生組胺

除了腐敗變質,過期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這裏最需要大家擔心的是組胺。

水產魚鮮壹般含有組氨酸,尤以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鰹魚中含量較高。壹旦不新鮮或保存不當,組氨酸就會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組胺,導致壹些人出現過敏。如果產生的組胺過高,還會引起組胺中毒。

如果發生組胺中毒,患者在吃魚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會出現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膚潮紅、熱感,全身不適,眼結膜充血等,並伴有頭痛、頭暈、惡心、腹痛、腹瀉、心跳過速、胸悶、血壓下降等,有時還會引發蕁麻疹、出現咽喉燒灼感,個別患者還可能出現哮喘。

2、哪些情況下死蟹還可以吃?

如果細菌沒有迅速繁殖的環境,或者沒有繁殖足夠的時間,螃蟹還是新鮮的,是可以吃的。其實死螃蟹不能吃主要還是分品種的,壹般淡水蟹死了是堅決不能吃的,而海水蟹有些只要是剛死的,或者是遠洋捕撈而來,保鮮技術過關的都是可以食用的。平時大家吃的海蟹在超市壹般都能買到死蟹,即使在沿海城市,超市的死海蟹也會冷藏折價出售。海蟹由於長期生活在海水中,死後迅速冷藏或者抓上來就冷鏈運往外地出售壹般情況下不會變質。只要沒有異味是可以吃的。(因為細菌在冷藏和有鹽的情況下,繁殖速度大大減慢。)

淡水蟹比如大閘蟹,死後壹般是不能吃的。但是也分情況:

(1)比如拿到螃蟹的時候是活著的,煮熟之後死了,或者煮的時候從鍋裏爬出來摔死了。這種生命力本來很強的螃蟹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正常死亡。被快遞員扔快遞扔死了,被小孩子玩死了,到處亂爬摔死的,人被夾了之後壹怒之下把螃蟹拍死了。這些都是可以吃的(細菌來不及繁殖就在烹飪過程中被殺死了)

(2)收到大閘蟹之後,螃蟹沒有活力,感覺馬上就要死掉。這種壹般是可以吃的, 螃蟹沒有活力,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被凍暈了。

(3)收到大閘蟹之後,螃蟹死掉了(確認不是凍休克了)。如果快遞箱裏面的冰水還沒有化掉,在煮 熟之後確認蟹腸沒有破裂的情況下是可以吃的。(細菌在低溫下繁殖速度大大降低)

(4)螃蟹還沒死,奄奄壹息了。煮熟之後蟹肉也不飽滿,空的,味同嚼蠟的,是不能吃的。這種螃蟹本身抵抗力不強,壹般蟹腸都破了但是還頑強的垂死掙紮的。這種自然情況下死亡或者瀕死的螃蟹,壹般不能吃。賣家壹般不會發出這種螃蟹,因為死蟹要賠。

(5)其他情況下,比如大閘蟹死亡之後在常溫下(20攝氏度)超過3小時,堅決不要再吃。吃死亡很久的螃蟹,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三、吃秋蟹有哪些註意事項?

1、註意跟螃蟹搭配的食物和人群

螃蟹本身是寒涼的食物,因此吃螃蟹時壹定要搭配姜汁,也就是把姜剁碎後倒上香醋,煮熟的螃蟹蘸姜汁食用,這樣可以去除螃蟹的壹部分寒氣。喜歡喝酒的人可以用螃蟹配白酒或黃酒,酒精也有殺菌和去除寒氣的作用,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吃蟹時來點酒。

同時對於體寒胃虛、手腳冰冷人是不適合的。而且,螃蟹含有高蛋白,蟹黃、蟹膏中膽固醇含量很高,因此,膽結石、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的人不適合食用。孕婦、小孩當適量少吃,以免引起不適。感冒、發熱、胃病、腹瀉千萬別吃螃蟹,否則會加劇病情

2、螃蟹壹定要煮熟煮透

雖然吃生腌的螃蟹和醉蟹在很多地方比較流行,但是大多數人吃螃蟹最好還是煮熟煮透後食用,尤其忌諱吃半生不熟的螃蟹。

蒸煮螃蟹時為了防止掉腿,可以用筷子沿著螃蟹嘴插進去,把螃蟹弄死以後再蒸煮。蒸螃蟹時最好腹部朝上,在臍部放上壹片姜,鍋中上汽後計時,壹般三兩左右的螃蟹需要10分鐘左右,大壹些的螃蟹不低於15分鐘。至於梭子蟹蒸制後火候掌握不好會變瘦,這純屬是謠傳,河蟹有可能因為蒸煮不當漏黃或漏膏,但是海蟹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只能是海蟹買的不夠肥。

3、螃蟹的保存

淡水的螃蟹買回後最好壹次吃完,如果食用不完,可以用壹個浸滿水的濕毛巾把螃蟹蓋起來放在冰箱冷藏室裏,不過要盡快食用完畢。

海蟹買回來後要趁著鮮活做熟,如果想留可以用保鮮袋把煮熟的螃蟹裝起來,然後放到冷凍室裏冷凍保存,不過化凍後要及時食用完畢,不要在常溫下放置過久。

4、吃螃蟹只能吃肉、膏、黃

由於螃蟹在江河湖泊中,以浮遊動植物為食且喜歡在沙石中爬行,故螃蟹的鰓、腸內含有大量泥沙贓物,吃時壹定要去掉,而只能取其蟹肉、蟹膏、蟹黃食之。

小貼士:對於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者建議少吃螃蟹且不能吃蟹黃和蟹膏。

5、不宜與茶水同食

吃蟹時和吃蟹後壹小時內忌飲茶水。因為開水會沖淡胃酸,茶葉使螃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於消化吸收,還可能引起腹痛發現。

6、不宜與柿子同食

蟹肥正是柿熟時,應當註意忌螃蟹與柿子混吃。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

7、吃螃蟹後要做喝姜湯洗手

吃完螃蟹後有條件的話,建議再喝上壹碗生姜紅糖湯來暖胃。此外,由於吃完螃蟹手上會有壹股螃蟹特有的腥味,壹般我們會燒壹碗用菊花或者香菜燒開的溫水來洗手去腥。

個人經驗:螃蟹確實味道鮮美,而且眼下正是吃螃蟹的季節,死去的螃蟹不能吃,主要還是指淡水蟹,不過海蟹死去的也要謹慎購買,最好還是吃鮮活的比較好。總之,如果覺得聞起來味道都不新鮮了,哪怕奄奄壹息活著、沒死,都不要吃。如果妳能確定是“死後不久”,而且也沒有明顯異味,從安全角度,通常是可以吃的,並不會有多大危害。如果在外面市場、餐廳或者超市裏已經死了的螃蟹,不確定死了多久,就不要買了。買回家的活螃蟹,盡快烹飪吃掉,趁著新鮮美味吃掉;在家裏放著,即便沒死,風味也會損失。同時在食用螃蟹時要多多留意壹些註意事項,如果有任何特殊情況或疑慮,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