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加尼神廟Garnu tacar簡介

加尼神廟Garnu tacar簡介

加尼神廟(亞美尼亞語:“ Garnu tacar ”)位於亞美尼亞科泰克省的加尼村,曾是供奉亞美尼亞太陽神米爾的異教神廟。加尼神廟建於公元 1 世紀中葉,在公元 4 世紀亞美尼亞皈依基督教後,經歷了無數次入侵和地震,直到公元 1679 年倒塌,才幸免於難。經過公元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的不斷挖掘,加尼神廟在公元 1969 年至 1975 年間重建。今天,它是唯壹獨立的希臘羅馬亞美尼亞的建築,被許多人視為亞美尼亞古典歷史及其與希臘和羅馬文明的深厚歷史聯系的有力象征。

寺廟的歷史

加尼神廟坐落在壹個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位置,在懸崖上,俯瞰著壹系列格哈馬山脈以及亞拉臘平原附近的阿紮特河。加尼神廟距離埃裏溫 30 公裏(19 英裏),非常靠近格哈德修道院,距阿紮特河僅 11 公裏(7 英裏),距離古都阿爾塔沙特不遠。該遺址在史前時期就有人居住,有證據表明它也被公元前 8 世紀至 6 世紀的烏拉爾人使用。

這座神廟很可能是在公元 70-80 年左右的某個時候,根據亞美尼亞國王 TIRIDATES I的命令建造的。

盡管有關加尼神廟的歷史記錄有限,但似乎該神廟最初是在公元 70-80 年左右的某個時候,根據亞美尼亞國王提裏達梯壹世(公元 52-58 年;公元 62-88 年)的命令建造的。這與偉大的亞美尼亞歷史學家Movses Khorenatsi的觀點相矛盾,後者將 Garni 神廟的建造歸功於公元 3 世紀的亞美尼亞第壹位基督教國王 Tiridates the Great(公元 287 年 - 公元 330 年)。其他學者爭辯說,它不是壹座寺廟,而是居住在公元 2 世紀的亞美尼亞親羅馬國王之壹的前墓。Garni 與小亞細亞的幾個陵墓之間的結構相似性支持了這壹論點。

在亞美尼亞歷史上,Tiridates 壹世主要是因為他訪問那不勒斯和羅馬,以便在公元 66 年會見皇帝尼祿(公元 54-68 年在位)。作為亞美尼亞阿爾薩德王朝(公元 52-428 年)的創始人,提裏達特壹世是壹位熟練的外交官、虔誠的瑣羅亞斯德教徒和藝術愛好者。盡管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聲稱提裏達特壹世對羅馬的壹切事物都感興趣(塔西佗,年鑒15.5),但鑒於他的母親是希臘人和他說壹口流利的希臘語。奇怪的是,塔西佗引用了加尼神廟,將其稱為“Castellum Gorneae”。

公元 1945 年,Martiros Saryan 在 Garni 神廟發現的希臘銘文表明,Tiridates I 是 Garni 神廟的贊助人和創始人,但對這段銘文有許多可能的解釋和解讀。Vrej Nersessian 博士引用的壹種解釋將銘文翻譯如下:

太陽神 Tiridates 是大亞美尼亞無可爭議的國王,在他統治的第十壹年建造了這座寺廟和堅不可摧的堡壘,當時 Mennieay 是 hazarapet [thousander, chiliarch] 而 Amateay 是 sparapet [general, 指揮官]。(103)

加尼神廟周圍的地區在古代和中世紀時期是皇家駐軍和軍事要塞。它後來被可追溯到公元 4 世紀的羅馬浴場所包圍,此外還有壹座可追溯到公元 7 世紀的四後殿教堂和壹座單中殿教堂。關於加尼在古代晚期是否也起到了頤和園的作用,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學術爭論。研究人員壹致認為,還有壹堵巨大的防禦墻,由整塊石頭而不是砂漿建造而成,可能建於公元前 1 世紀。許多khachkars(帶有十字架的紀念石碑)位於 Garni 神廟旁邊。烏拉爾楔形文字與征服加尼周邊地區有關的石頭,可追溯到阿爾吉什蒂壹世(公元前 785-763 年)統治時期,也位於寺廟附近。

公元 4 世紀初期,亞美尼亞成為基督徒後,加尼神廟在蒂裏達梯斯大帝的妹妹 Khosrovdoukht 公主的代禱下得以幸免。當時,提裏達特齊心協力,系統地摧毀了亞美尼亞所有古老的異教神廟。由於其戰略重要性,加尼神廟周圍地區遭受了羅馬人、波斯人、 *** 人、拜占庭人、土耳其人和蒙古人的多次入侵。寺廟本身多次遭到侵犯,如今遊客可以看到公元 9 世紀至 10 世紀的 *** 塗鴉。

在公元1623-39 年的奧斯曼-薩法維戰爭期間,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公元 1638 年突襲了加尼周邊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公元 1679 年的壹場災難性地震之後,加尼神廟倒塌並成為廢墟數百年。直到公元 19 世紀後期,考古學家才開始探索該遺址,是 Nikoraios Mar 在公元 1909 年至 1911 年間主動收集和保護倒塌神廟的石頭,希望有壹天能復活神廟. Alexander Sarhinyan 在公元 1969 年至 1975 年期間監督了加尼神廟的修復工作,當時亞美尼亞處於蘇聯的控制之下。

建築學

加尼神廟是亞美尼亞唯壹幸存的異教神廟,也是該國唯壹仍然屹立的古典建築。寺廟建在講臺上,呈外圍,朝向北方。它由從 Garni 附近開采的灰色玄武巖制成。這座寺廟有 24 根離子柱,高 6.54 米(21.5 英尺)。六個位於寺廟的前部和後部,八個位於兩側。壹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柱子最初來自小亞細亞,它們可以象征壹天的 24 小時。內殿高約 7 m(23 ft),長 8 m(26 ft),寬 5 m(17 ft)。由於裏面只能容納大約 20-25 人,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它最初有壹座雕像,可能是太陽神 Mihr 或Helios。

優雅比例的平衡給加尼神廟帶來了力量與和諧的同時印象。這座寺廟以羅馬帝國風格裝飾精美。然而,建築元素提供了人們在某些雕刻圖案中識別出的某些變化,特別是代表獅子的那些。大寫字母本身是單數的;沒有壹個與另壹個完全相同。飾帶以老鼠葉為主,有時與月桂、橡樹葉和石榴樹混合。

在加尼神廟旁邊發現的羅馬浴場是用磚和亞美尼亞凝灰巖(火山石)建造的。它們符合前羅馬帝國和高加索地區的傳統布局,並以描繪神話場景的馬賽克裝飾優雅。

這篇文章得到了全國亞美尼亞研究協會和瓦爾坦騎士亞美尼亞研究基金會的慷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