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女兒遭全班人孤立,父母鬧到學校要說法?其實,該反思的是家庭

女兒遭全班人孤立,父母鬧到學校要說法?其實,該反思的是家庭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強大和自信,但是很多時候,爸媽也是滿滿的擔心。壹開始擔心孩子不能與其他的孩子壹樣,能夠進步和優秀,後來真的等孩子上學,甚至離開家的時候,又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被外面的人欺負。

初中的時候,我有壹個同學,她的衣服總是脫不去的土色。有些人知道,這是因為她家庭比較貧窮,所以也都很理解,可是時間壹長之後,他們了解到這個同學不僅僅是家裏窮,就連性格也是十分懦弱之後,就開始有距離的疏遠與她。有壹次 體育 課的時候,這位女生站在隊伍的中間,準備壹起做 遊戲 ,可是,卻沒有壹個人願意同她壹起。原因很簡單,首先,她不夠自信,其次,與她在壹起的時候,肯定不會受歡迎。因此,即使全班有50學生,有些小組寧願多壹人,或者忽略她,也不想要和她壹組。

那時候她其實很傷心,但也只是坐在那裏孤立自己,若是當時,她有勇氣面對大家,有自信地走向任何壹組,發出自己的意願,想必很多的組還是會接納。可是,這位同學並沒有,而是壹直如此,堅持自己的委屈和自卑,坐在壹個角落裏面,與大家格格不入。

後來,班主任就請她的家長過來,家長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後,壹方面是很生氣,責怪老師並沒有做好分組,說明明可以平均分配,為什麽要進行自願分組;第二個方面,說同學們都在欺負她,並且故意如此,這是壹個校園孤立事件。

可是,妳知道嗎?

在很多校園欺淩、霸淩,甚至是孤立同學的背後,家庭環境的因素,是造成孩子本身形成性格自卑、性格冷僻的主要原因。

據班主任了解,在家的時候,女生也是壹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所以,她爸媽也總是教育孩子,要大膽壹點。只要遇見孩子犯錯,甚至是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是十分的關心。但是總結起來也就是多批評,多教育。他們認為,如果現在孩子不接受父母給予的嚴厲批評,那麽未來肯定承受不住打擊。

可是,卻沒有想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原本以為孩子會強大壹點,卻不曾想,變成了孩子最難接受的地方。

其實,在中國,這種情況十分多見,這些家庭也不止同學父母這壹種形態。

溺愛 ——有些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將孩子的性格培養拋之腦後,結果導致孩子在集體、 社會 生存的時候,無法與別人和諧相處,出現了被欺負的現象。他們壹直都生活在溫室,自然也就沒有了反抗,和喜歡別人,接納別人的能力。

嚴酷 ——壹直以來,很多家庭依舊堅持過去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卻不曾想,現在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給予自己的關愛、鼓勵和支持。 因為,生活和學習的壓力已經足夠強大,對於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批評有時候也是壹種巨大的壓力。

無視 ——生而不養,大概就是不配為父母了,很多離異家庭、重組家庭、留守家庭裏面,這壹種家庭教育的忽視,是最能夠影響孩子們的原因。父母對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忽視,壹味地給予孩子各種物質和金錢,卻從未給予孩子陪伴和親情。

自卑 ——妳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話?我家的孩子壹直都很笨!哎呀,我家孩子就是不聰明!有時候,父母對於孩子沒有自信,自然會造成孩子自卑,甚至自我頹廢放棄,原本的聰明,也會在父母的自卑下面,變成真正的自卑和墮落。

我相信,每壹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強大又自信,所以,大多數的家長很是擔心孩子在學校是否被欺負,因此,總是放心不下孩子,對於孩子也是總采取各種保護,然後,帶來的結果,也是不夠理想。於是,懷疑教育方式的同時,也會在懷疑,是孩子的問題,還是 社會 對於孩子就是單獨性地偏向孤立和欺負。

其實,想要孩子不被欺負,方法很簡單,就壹個字——愛!

正確的關愛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堅持正確的鼓勵教育。

孩子在壹生的成長路途之中,不可能壹直都有父母的陪伴,所以,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是有利於孩子培養自信和獨立能力的。例如,在某些美國家庭中,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比較偏向於孩子自己獨立生存。18歲的時候,給予孩子壹定的啟動資金之後,就會讓孩子自己出去生活,自我謀生。

而在對於孩子的各種學科成績教育方面,他們從來不進行太過嚴厲的懲罰,而是采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溝通。他們喜歡與孩子彼此之間相互勉勵與溝通交流,而不是采用壹個家長、長輩的角度,對孩子實行太過嚴厲的批評。因此,孩子更容易接受失敗,性格也比較堅定自信,無論在什麽時候,他們都堅信,自己很棒!

總而言之,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也是壹個學習的過程,不要過於守舊和固執自己的身份,要學會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什麽。 在孩子的身邊,做孩子最忠心的朋友,最強大的後盾,對於孩子要給予足夠的愛,用愛讓孩子變得自信,自然而然,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強大,獨立自主了。面對集體的時候,也會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