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死後,蕭衍為何不立次子蕭綜,而立三子蕭綱為儲?
古代的皇帝雖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清官難斷家務事,他們也有很多發愁的地方,比如立嗣問題,為了爭奪帝位,皇家兄弟之間明爭暗鬥,爭個妳死我活,南梁武帝蕭衍也同樣遇到了此類問題,不同的是,他的兒子各個都不太優秀,所以他們的爭奪之戰也並不激烈。
在眾人看來,在蕭衍的長子昭明太子去世後,蕭衍會立次子蕭綜為儲,因為蕭綜在他的幾個兒子是最出色的,最適合當皇帝,可謂是眾望所歸,但奇怪的是蕭衍並未立蕭綜為儲,反而立了籍籍無名的三子蕭綱為儲,很多人對此感到很疑惑,其實這也沒什麽好疑惑的,只要清楚具體緣由就知道蕭衍這麽做的用意了。
蕭綜雖然優秀,但他出身卻總是被人說嘴,因為他的母親原是蕭寶卷的寵姬,在蕭衍納她為妾七個月後就生下了蕭綜,所以宮中很多人都說他是蕭寶卷的遺腹子,壹開始他並不相信這些捕風捉影的事,但是當他的母親親口告訴他後,他就不再存疑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後,蕭綜就壹蹶不振,他用滴血認親的方法證明了自己就是已故皇帝蕭寶卷得兒子,至此後,他就有了二心,他向蕭衍請求把自己調到邊關任職,以便於起義,但是蕭衍對他的要求多次拒絕,後來蕭綜就在府內籌備活動,在後來南梁與北魏的壹場戰爭中,蕭綜奉命守城,但他卻偷偷投了降,蕭綜此舉實在是傷透了蕭衍的心,怎麽可能再立他為儲。
蕭綱是個文人,平日裏就喜歡幹壹些讀書人幹的事,比如吟詩作賦,寫寫畫畫,雖然他不如蕭綜有才幹,但比其他幾個兄弟靠譜多了,蕭衍正是深知這壹點,所以才立他為儲,不過他後來的下場也不好,在他稱帝後,就遭遇了“侯景之亂”,被擄去做了短時間的傀儡皇帝,最終還是被殺了。
蕭衍自己雖在治國方面有小小作為,但他的幾個兒子卻是著實令人失望,我們應該以史為鑒,做父母的,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第壹位,不然不僅為孩子們操心不斷,也會害了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