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關於茶盤的詩句

關於茶盤的詩句

1. 求大神賜教點古詩中茶盤的句子

關於"茶具"的詩句1、有釣車茶具(宋·辛棄疾·《漢宮春》)2、修茶具(宋·周密·《滿江紅》)3、穩載取、筆床茶具(宋·劉克莊·《解連環》)4、都在酒瓢茶具(元·陶宗儀·《南浦 會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裏。

其西九山》)5、筆床茶具(元·張雨·《蘇武慢 至正八年夏和虞道園 原作月高山》)6、試問釣車茶具外(宋·陶夢桂·《與弓王二尉談詩二首》)7、茶具隨行試壹甌(宋·楊光·《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巖》)8、筆床茶具老空山(宋·黃升·《西河》)9、蕭疏桂影移茶具(唐·皮日休·《褚家林亭》)10、茶具筆床陪語笑(宋·陳造·《次韻嚴文炳兼簡張守二首》)11、每攜茶具竹間來(宋·盧祖臯·《煎茶》)12、願攜茶具作清歡(宋·梅堯臣·《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13、酒壺茶具船上頭(元·王冕·《吹簫出峽圖》)14、酒壺茶具船上頭(元·王冕·《吹簫出峽圖》)15、茶具權行酒(宋·胡仲參·《過千頃寺訪谷隱老》)16、茶具偏於野客宜(宋·歐陽修·《答杜相公惠詩》)17、午鍆添茶具(宋·宋無·《答馬懷秀兄弟見訪》)18、惟攜茶具常幽絕(宋·文同·《送提刑司勛》)19、陸子新茶具(宋·姚勉·《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20、茶具鄰家自借將(宋·鄭剛中·《磨茶寄羅池壹詩隨之後以無便茶與詩俱不往今》) 沈存周(1629-1709年),浙江嘉興人。據《耐冷談詩話》載?「康熙初,沈居嘉興春波橋,能詩,所治錫鬥,鐫以自作詩句。

錢籜石詩集中載有《錫鬥歌》,頗令人稱贊。元明以來,朱碧山之銀槎,張鳴岐之銅爐,黃元吉之錫壺,皆勒工名,以垂後世,而不聞其能詩。

」沈存周善制各種式樣的錫茶具,所雕刻的詩句、姓氏、圖印均規整精良。這件沈存周刻詩句錫茶壺,高12.9cm、口徑6.9cm、底徑6.9cm,壺身呈核桃形,短直徑嵌入飾白玉珠鈕的拱蓋,執柄鑲嵌髹黑漆的紫檀,曲流,矮圈足。

壺腹部壹面刻「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陸希生句,沈存周書」。

詩的右上角刻橢圓形「竹居」篆書白文戳記,句末刻方形「存」、「周」篆書白文連珠印。另壹面刻「愛其真成癖,嘗多合得仙。

徐弦句,存周再筆」,其後刻方形「存周」篆書白文戳記。底部圈足內刻方框「竹居主人」篆書款。

如果說這件錫茶壺上所引用的均為他人的詩句,那麽在另壹件錫茶葉罐上的吟荷塘采蓮七律,則足以證明沈存周的詩文之工。詩雲?「長歌壹曲采蓮舟,四壁花屏韻逼幽。

雨蓋底擎獨高珍,露花才吐半含羞。盤珠錯落驚魚戲,香氣融合滯客遊。

自恨欲無佳句贈,空余花片夕陽流。」末有「戊申冬月」及「沈存周」款。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孫楚的《孫楚歌》,用“姜、 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 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 的感遇,而廣為後人傳誦。

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采摘實 苦辛。壹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

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 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 受貢茶之苦的同情。

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 表現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心的苦悶。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 《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壹 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 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

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壹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壹啜尤須三日誇。

高啟的《采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采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觀采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壹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盧仝在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除寫謝孟諫議寄新茶,和對辛勤采制茶葉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寫的是煮茶和飲茶的體會。

詩中說由於茶味好,詩人連飲數碗,每飲壹碗,都有壹種新的感受: …… 壹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

2. 關於茶具的詩句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蘇軾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嘗茶和公儀梅堯臣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

湯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誇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靈壹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儀嘗建茶歐陽修溪山擊豉助雷驚,逗曉靈芽發翠莖。

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

3. 有關茶具的詩詞

關於茶具的詩,首推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

詩人介紹: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詩句節選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塢

作者:陸龜蒙

原文: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繚繞。向陽就中密,背澗差還少。

遙盤雲髻慢,亂簇香篝小。何處好幽期,滿巖春露曉。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人

作者:陸龜蒙

原文: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閑來北山下,似與東風期。

雨後探芳去,雲間幽路危。唯應報春鳥,得***斯人知。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舍

作者:陸龜蒙

原文:

旋取山上材,駕為山下屋。門因水勢斜,壁任巖隈曲。

朝隨鳥俱散,暮與雲同宿。不憚采掇勞,只憂官未足。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焙

作者:陸龜蒙

原文:

左右搗凝膏,朝昏布煙縷。方圓隨樣拍,次第依層取。

山謠縱高下,火候還文武。見說焙前人,時時炙花脯。

望采納,謝謝。

4. 關於茶具的詩句

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蘇軾

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嘗茶和公儀

梅堯臣

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

湯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誇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靈壹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儀嘗建茶

歐陽修

溪山擊豉助雷驚,逗曉靈芽發翠莖。

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

5. 有關茶具的詩詞有哪些

1、《漢宮春·行李溪頭》宋·辛棄疾

行李溪頭,有釣車茶具,曲幾團蒲。

兒童認得,前度過者籃輿。

時時照影,甚此身、遍滿江湖。

悵野老,行歌不住,定堪與語難呼。

壹自東籬搖落,問淵明歲晚,心賞何如。

梅花正自不惡,曾有詩無。

知翁止酒,待重教、蓮社人沽。

空悵望,風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2、《西河·天似洗》宋·黃升

天似洗。殘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風,數聲壯偉。

倚欄感慨展雙眸,離離煙樹如薺。

少年事,成夢裏。客愁付與流水。

筆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誌。

世間富貴要時賢,深居宜有餘味。

大江東去日西墜。想悠悠千古興廢。

此地閱人多矣。且揮弦寄興、氛埃之外。

目送蜚鴻歸天際。

3、《褚家林亭》 唐·皮日休

廣亭遙對舊娃宮,竹島蘿溪委曲通。

茂苑樓臺低檻外,太湖魚鳥徹池中。

蕭疏桂影移茶具,狼藉蘋花上釣筒。

爭得***君來此住,便披鶴氅對清風。

4、《滿江紅·秋水涓涓》宋·周密

秋水涓涓,情渺渺、美人何許。

還記得、東堂松桂,對床風雨。

流水桃花西塞隱,茂林修竹山陰路。

二十年、歷歷舊經行,空懷古。

評硯品,臨書譜。箋畫史,修茶具。

喜壹愚天稟,壹閑天賦,

百戰征求千裏馬,十年饾饤三都賦。

問何如、石鼎約彌明,同聯句。

5、《過千頃寺訪谷隱老》宋·胡仲參

別久交情淡,重來似舊時。

人生雲聚散,世事月盈虧。

茶具權行酒,禪床借看詩。

漫天多雪意,預約探梅期。

6. 本人新開茶盤店,請問大家有關於茶盤文化的詩有哪些呢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

吹噓對鼎”《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孫楚的《孫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 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等等, 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 的感遇,而廣為後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桑,采摘實 苦辛。

壹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 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 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 表現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心的苦悶。

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壹 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句》等等,都顯 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歐陽修的《雙井茶》詩: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壹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壹啜尤須三日誇。 高啟的《采茶詞》: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采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觀采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壹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盧仝在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除寫謝孟諫議寄新茶,和對辛勤采制茶葉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寫的是煮茶和飲茶的體會。詩中說由於茶味好,詩人連飲數碗,每飲壹碗,都有壹種新的感受: …… 壹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袁高 《茶山詩》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後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奸佞者,因茲欲求伸。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我來顧渚源,得與茶事親。氓輟耕農耒,采采實苦辛。

壹夫旦當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悲嗟遍空山,草木為不春。

陰嶺芽未吐,使者牒已頻。心爭造化功,走挺糜鹿均。

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眾工何枯櫨,俯視彌傷神。

皇帝尚巡狩,東郊路多堙。周回繞天涯,所獻愈艱勤。

況減兵革困,重茲固疲民。未知供禦餘,誰合分此珍。

顧省忝邦守,又慚復因循。茫茫滄海間,丹憤何由申。

《謝灉湖茶》 灉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

碾聲通壹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嘗茶》 石屋晚煙生,松窗鐵碾聲。因留來客試,***說寄僧名。

味擊詩魔亂,香搜睡思輕。春風霅川上,憶傍綠叢行。

《詠茶十二韻》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匱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謝人惠扇子及茶》 槍旗封蜀茗,圓潔制鮫綃。好客分烹煮,青蠅避動搖。

陸生誇妙法,班女恨涼飆。多謝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琴茶》 兀兀寄形群動內, 陶陶任性壹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夢, 不讀書不老更閑。

琴裏知聞唯淥水, 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 難道吾今無往還?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吟詠霜毛句, 閑嘗雪水茶。

城中展眉處, 只是有元家。 《謝蕭員外寄蜀茶》 蜀茶寄到但驚新, 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乳堪持玩, 況是春深酒渴人。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園周匝向交親, 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壹封書後信, 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 天下刀圭攪曲塵。

不及他人先寄我, 應緣我是別茶人。 《重題居東壁》 長松樹下小溪頭, 班鹿胎中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產業, 野麋林鶴是交遊。 雲生潤戶衣裳潤, 嵐隱山廚火燭幽。

最愛壹泉新引得, 清泠屈曲繞階流。 還有很多呢。

7. 關於茶具的詩句有哪些

1、《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松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2、《嘗茶和公儀》梅堯臣

都籃攜具上都堂,碾破雲團北焙香。

湯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長。

莫誇李白仙人掌,且作盧仝走筆章。

亦欲清風生兩腋,從教吹去月輪旁。

3、《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靈壹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4、《夏日閑居》宋代 俞汝尚

無事門多閉,偏知夏日長。

早蟬聲寂寞,新竹氣清涼。

閑對臨書案,看移曬藥床。

自憐歸未得,猶寄在班行。

5、《嘗茶》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