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童話騙了,這些立體花壇到底怎麽來的?
然而,這壹點也不影響我對愛德華的愛
帶著剪刀,我無法抱妳;放下剪刀,我無法保護妳
《剪刀手愛德華》,看壹次哭壹次的電影
童話中的愛情是美好的,愛德華是每個女生初戀的樣子。在每壹個飄雪的夜晚,愛德華對金的思念,讓人嘆息。
童話裏,愛德華和金沒能在壹起,現實中,約翰尼戴普和薇諾娜相戀,卻也沒能走到最後。
童話中的園藝也是美好的,愛德華用他那雙靈巧的剪刀手,三兩下就能修剪出這樣壹座令人驚嘆的立體花壇。但是在現實中,僅靠它的剪刀手,是不可能實現的。
電影中的立體花壇
○
電影
愛德華用他的剪刀手剪出各種各樣的植物造型,打動了人們,人們因此接納了他。
▲恐龍
▲佩格壹家鄰居們都邀請他去修剪自己的庭院
▲天鵝
然而,在現實中,僅靠壹雙剪刀手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立體花壇的。
現實
壹座立體花壇的制作過程可不簡單,首先,要對造型進行嚴謹的設計,最終定稿後,才能進行場外施工。
施工的過程也很復雜,要按圖紙用鋼材焊好骨架,如果構架太大,則需要先切割成小塊,以方便運輸。
苗木的培育從4個月前就要開始。構架在現場安裝穩固後,就可以按設計的品種、顏色往上栽種植物。
種植完畢,將植物表面修剪平整,整個立體花壇作品的制作才告完成。
在制作完成後,在花壇內部采用自動控制澆灌技術,使植物持續生長,具有全方位、多變化、長時間的視覺觀賞特性。
現實中的人們,用強大的智慧,實現了愛德華的天賦,甚至比愛德華做得更好。
立體花壇
○
概念
立體花壇又名“植物馬賽克”,起源於歐洲,是運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種植在二維或三維立體鋼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藝術造型。
它通過巧妙運用各種不同植物的特性,創作出各具特色的藝術形象。
▲上海立體花壇
立體花壇作品因其千變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裝,外加可以隨意搬動,被譽為“城市活雕塑”、“植物雕塑”。
它代表了當今世界園藝的最高水準,被譽為世界園林藝術的奇葩(當然是褒義啦)。
○
發展
立體花壇壹開始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最著名的就有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立體花壇展,集合了200多位設計師的心血,吸引了眾多國家參與。
馬達加斯加——狐猴
馬達加斯加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印度洋中,是壹座物種豐富的島嶼,而狐猴是馬達加斯加的寶物。如今,人類的活動已經危害到這些靈長類動物的生存。
蒙特利爾——地球母親
加拿大蒙特利爾組委會展示,作品名為“地球母親”,49英尺(約15米)的地球母親半身像的壹側是北美野牛在吃草。右手上瀑布壹瀉而下。
日本——鋼琴
這架巨大的鋼琴是日本濱松城的標誌,因為濱松素以制造樂器而聞名。鋼琴上的赤蠵龜提醒保護這種瀕危物種。
上海——姑娘救鶴
這座美麗的立體花壇講述了壹個美麗的故事:壹位年輕的姑娘以身救鶴。故事發生在鹽城自然保護區,她所救的丹頂鶴是瀕危物種。
中國立體花壇
我國從80年代開始利用立體花壇造景,但是當時主要利用在天安門廣場。
近年來,立體花壇在我國逐漸普及。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之後,很多地方都開始采用運用立體花壇造景。
去年G20 ,在杭州火車東站、錢江新城也利用了許多美觀的立體花壇↓
如果妳也對愛德華修剪的植物造型感興趣不如去找找妳生活中有哪些好看的立體花壇哦
歡迎PO照跟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