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壹首七絕《贈李白》。
全詩如下: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譯文如下:
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壹樣到處飄蕩;沒有去求仙,真是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
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為了誰?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七絕《贈李白》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壹首絕句,作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季。天寶三載(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壹帶)。
天寶四載(745年),二人又同遊齊趙,他們壹同馳馬射獵,賦詩論文,親如弟兄。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
作品賞析
此詩表面看來,似乎杜甫在規勸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樣潛心於煉丹求仙,不要痛飲狂歌、虛度時日,何必飛揚跋扈、人前稱雄。實際上,杜詩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視權貴,拂袖而去,淪落飄泊,雖盡日痛飲狂歌,然終不為統治者賞識;雖心雄萬夫,而難以稱雄,雖有濟世之才,然不能施展。
杜甫在贊嘆之余,感慨萬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同情、嘆息、憤疾毫無作用,他只得把自己的憤懣之情,訴之筆端,乃至於運用反詰的語氣,發出似在埋怨、實則不平的詢問。杜甫的同情是完全在李白這方面的。他的牢騷既是為李白而發,也是為自己而發的。
百度百科——贈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