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黑科技”,感覺移動真是為防疫操碎了心
各省都迅速啟動了壹級響應機制,面對病毒點起的“星星之火”,點到哪撲到哪!防疫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超算等不少高 科技 手段也都投入運用,這些高 科技 在病毒溯源、疾病預防、重癥救治等方面都是防疫的利器。
我們都知道,防疫是壹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中,通信技術早已首當其沖的扛起了大旗,將技術與實際疫情需求點相契合,相繼推出了各種硬核防疫產品,今天我就來總結壹下中國移動為防疫所開發應用的幾種主要“黑 科技 ”。
我首先要介紹這個,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對於當前疫情形式應該是非常適用的。
移動智能門磁設備是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手段,實現“被隔離人員進出隔離場所”的實時預警功能,系統由門磁傳感器和後臺數據分析處理系統組成。
當被隔離人員進行開門行為時,即可觸發實時報警行為,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將報警推送給防疫管理人員和網格員。幫助社區和防疫管理人員對社區住戶實行遠程管理,減輕疫情防控人員工作量,減少與被隔離者的直接接觸,能有效減少交叉感染。
今年6月底,湛江、東莞等地部分社區被封禁管理後,當地移動公司便接到了智能門禁的安裝需求,之後移動工作人員火速調配設備2000套,目前已全部安裝完畢。
這個是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團隊在去年緊急研發出來的產品,通過對“醫學觀察隨訪、社區疫情摸排”兩大場景的“語言語義、知識圖譜、AVR交互”等AI訓練,能夠有效替代防疫人員的人工詢訪,效率提升20倍。
這項技術在疫情爆發期間緊急服務於湖北壹線,面向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武漢電視臺等具有政府防疫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
5G紅外體溫檢測”設備,是中國移動千裏眼場站熱成像行業應用方案,提供了五大類測溫方法,對進出人員體溫進行非接觸式快速監測,全方位滿足各類交通樞紐、客運場站、各級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型連鎖商超及中小餐飲單位的人流體溫監測篩查需求。
中國移動推出的5G遠程醫療系統包括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門診、發熱資訊等服務。利用病區內醫療推車,可實現病區與遠程專家的視訊連接,開展多方會診、多學科聯合會診,讓診斷更加專業高效。
目前,該技術已服務30省1861家衛健委及醫療機構客戶,參與建設抗“疫”專門醫院超53家,提供30多項業務服務。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國移動聯合當地教育局及時推出了“停課不停學”線上輔導活動,可以完成學校管理員線上排課、教師線上授課、教委校長線上巡課、課程數據管理等教育工作。
據了解,去年疫情期間,該平臺開課總次數已達到5.7萬次,累計上課時長217.2萬分鐘。
其實移動在疫情期間配合防疫工作開發的“黑 科技 ”遠不止這幾項,包括和易報、雲視訊、和對講、雲MAS等至少超過了兩位數,即便從現在對疫情防控的要求看,也很難挑出防範空白區域。
順帶壹提,現在人手都在使用的通信大數據卡小程序,在開發時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多家國內主要運營商都參與其中。但很少有人知道,整個項目從開啟到初版上線其實只花了不到壹周。
其中中國移動大數據中心團隊帶領了移動31省大數據精英,與時間賽跑,有效的支撐了疫情人群遷徙、行程查詢、復工復產分析等各項工作。
眼下,雖然疫情又竄起了壹點火花,但在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各個行業的嚴防死守下,這點“火花”想必只是“曇花壹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