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就像個小偷,來時無聲無息,走時卻讓我們損失慘重
機遇是可以創造的。在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後,良機便會赫然出現,這也是能力到了壹定的積累後質的飛躍。機遇不喜歡懶漢,也不欣賞投機者,機遇總伴隨著勤奮努力的人,不斷開拓的人,持之以恒的人,力求創新的人。所以,讓我們做壹個機遇的創造者,並抓住機遇,扼住自己命運的喉嚨,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
當然機遇有時候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壹個神父從小就把自己的壹切獻給上帝,非常虔誠。壹天他的城市要發洪水,壹個人沖進教堂告訴他,要發洪水了,趕緊轉移吧!他說,上帝會幫助我的。後來洪水來了,沒到了他的腰,壹個救生員進來說,跟我走吧,我救妳出去。神父說,不用,上帝會幫助我的。後來,洪水更大了,他只好抱著屋頂的十字架,這時來個警察說,趕緊上沖鋒舟。神父說,上帝會幫助我的。後來他就被淹沒了,見著上帝就問上帝,我是妳多麽虔誠的教徒,妳怎麽不幫我呢?上帝說,還要我怎麽幫妳,我派三個人去救妳,妳都不走,要我派航空母艦去接妳嗎!
我們時常抱怨機遇,卻不知機遇已經擦身而過。他不壹定非得是驚喜,有時機遇也可能穿上失敗、沮喪的外衣。
1955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學系兩名博士生,年僅25歲的拉裏·佩奇和比他小壹歲的同窗學友謝爾蓋·布林在實驗室裏開發出了壹個為名BackRub的軟件。非常受人歡迎,於他倆向Yahoo和Infoseek等國際搜索引擎網站公司推薦,卻被人當小孩子的玩意趕了出來。兩人最後壹合計創辦了搜索引擎公司,這才有了後來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霸主Google。
如果沒有那次失敗,他們也不可能取得今天巨大的成就。當然,也與他們後來的努力息息相關。
有個人想吃清蒸魚,就讓仆人去買魚回來做。結果到了中午,仆人還沒有來叫自己吃飯,他到廚房壹看,仆人正對著魚唉聲嘆氣呢,說,主人,我已經挑了菜市場最小的魚了,可還是沒有鍋可以蒸下它。所以,主人也沒有吃上清蒸魚。
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要想求得生存和更大的發展,必然得忍受或多或少的痛苦,但真正的痛苦莫過於當有大“魚”垂青或降臨時,卻因為自己知識的淺薄和才能的平庸而把握不住。壹位偉人曾說過:“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所以,不管妳是否願意,都得時刻保持高度的危機感。只有多學點知識,多培養技能,才能在競爭中拿出應對機遇的招數,不至於眼睜睜地看著機遇從自己凝視的雙眼前溜走。
是的,機遇就像壹條魚,壹條誰都沒法預測其大小的魚。我們不妨盡量把自己的“鍋”擴充得大壹些,再大壹些,小魚來了不放過,大魚來了也能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