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螺是什麽?
海南四大名螺
萬寶螺
萬寶螺
拉丁文名稱:Cypraecasis rufap
英文名稱:Bull’s-mouth Helmet
世界分布範圍: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熱帶區域內的珊瑚礁周圍
中國分部區域:中國絕多部份產於海南島東北海域
萬寶螺屬大型貝類,是該屬螺類中最具觀賞性的,該貝殼厚而沈,整體色彩主要由紅褐色和少量白色交叉溶合。該螺不僅可作為觀賞收藏,還可以置於手掌中進行按摩保健。
其整體顏色金黃,尊貴無比,手感光滑而溫潤,數量稀少難捕捉,收藏、觀賞、裝飾價值壹流。據民間傳說收藏家中可以招財進寶。萬寶螺的擺放位置也講究方位,唇口面向大門寓意迎貴人,財寶來。
唐冠螺
唐冠螺
拉丁學名:Cassis cornuta
世界分布範圍:分布在東非沿岸、加羅林群島、薩摩阿群島、夏威夷群島、日本南部、中國南部等。
中國分部區域:中國分布於臺灣和西沙群島,產於小琉球,臺灣南部海域、南海壹帶。
唐冠螺貝殼大而厚重,長和高都可以達到30厘米,灰白色到金黃色,具金屬光澤,形狀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7個角狀突起。內、外唇擴張,呈桔黃色的盾面。外唇內緣有5~7個齒。
目前現存80多種。這種軟體貝類動物通常螺塔低,貝殼膨脹,體層豐滿,壹般具有結節、肋或縱脹肋。雌雄形態有別,喜棲息於砂底。大多數以海膽為食。因其內唇擴張如帽緣,體形如唐朝僧人的帽子而得名。足的背後有壹個由足腺分泌而成的厴,當身體縮入殼內後,可用厴完全關閉殼口。
貝殼的表面為灰白色,有不規則的紅褐色斑紋,在近殼口處有很大的紅褐色斑塊。貝殼大而堅厚,殼的頂端較尖。***同特點是螺殼個體大,形狀獨特而美麗,是具家陳設和把玩的珍品,其市場價格也不菲。
鳳尾螺
鳳尾螺
拉丁學名:Trumpet Triton
世界分布範圍: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日本南部、大洋洲、西南太平洋
中國分部區域:中國以南海為最多
鳳尾螺又稱法螺,鳳尾螺塔高而尖,高度低於總殼高的壹半,螺頂常缺損。每層寬大的體層常有兩條明顯的縱脹肋。殼表為乳白色,有深褐色斑紋和新月形斑紋。殼口橙褐色,外唇齒間有白色溝槽。軸齒白色,齒間為深褐色。可作號角。
該螺棲息與珊瑚礁中,花紋如“鳳尾”般絢爛。其雄壯而神氣的外觀是力量的象征,據說能驅魔辟邪、保佑平安,海民和山民常用來作號角驅魔,在藏傳佛教中被視為重要法器,倍受尊崇。
鸚鵡螺
鸚鵡螺
拉丁文名稱:Nautiloidea
英文名稱:Nautilus
世界分布範圍:主要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熱帶海區,向西則從西南太平洋壹直散布到印度洋。
中國分部區域:中國的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從臺灣東部沿著琉球群島均有發現。
其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