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唐朝國都在哪裏

唐朝國都在哪裏

唐朝的首都壹直是長安(現在的西安),在武則天建立武周的時候遷都洛陽,後來恢復李唐天下,又回遷西安。

長安,意為"長治久安",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也是中國十三朝的古都,在千余年時間中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非常完善,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

武則天以神都洛陽為統治中心將近50年,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並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被郭沫若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其影響之深遠,波及當時的朝鮮、日本等國。

唐朝前後歷經二十二代,壹***有二百八十九年歷史,其與漢朝並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強盛王朝之壹。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統壹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壹。

在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壹度遷都洛陽15年以周代唐,史稱武周,在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還都長安。唐玄宗隨即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我們國家就這樣開始了輝煌的年代。

擴展資料

從五代十國開始就沒有朝代在長安定都的原因

1、人口壓力過大與天氣問題

王朝建都,壹般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壹,地區農業/經濟水平圈可以養活數十萬人口,

第二、可以招募優秀的士兵,

第三、交通便利。

以西漢為例,關中地區農業發達,水道暢通,物質運輸消耗小。而且當時最好的兵源地,隴右地區盡在掌握。

但是到了唐朝,關中地區的農業已經無法滿足近百萬的人口。更糟糕的是,唐朝以後,氣溫變暖,關中地區降水減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越來越貧瘠,不再是沃野千裏,農耕產出越來越少。

不足以養活大量的人口,自唐朝末年,關中地區的吃飯問題就難以自給,需要從江淮壹帶運糧接濟,早在唐高宗時期,他經常和官員們待在洛陽辦公,也側面看出有減輕長安供應不足的原因。

另外長安人口太多,城市排汙也差,生活垃圾和糞尿滲透到地下水脈,對長安地區地下水源是嚴重的汙染,到了中唐,長安地下水已經是“水皆鹹鹵,不甚宜人”。

2、戰亂帶來的破壞

長安雖然是帝都,但是每次朝代滅亡,對其傷害都首當其沖,最早是西周被犬戎所滅,接著有項羽火燒阿房宮,唐朝最誇張了,天子九逃,國都六失。

安史之亂、吐蕃和黨項聯軍入京、黃巢之亂都曾經對長安城進行大肆破壞和洗劫,朱溫迫使唐朝皇帝遷都之時更是將整個長安車幾乎徹底摧毀。

後面的朝代如果想著遷都長安,就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對長安進行重建。那還不如去更加繁榮便利的地方建都。

3、經濟中心南移

晉朝以前的南方是壹個荒蠻之地,大片區域待開發,經濟環境差。

但是東晉之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開始南移,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南方相對穩定,大量人口南移,加上唐朝的海上貿易的鼎盛,迎來了海內外商業發展。

反觀唐朝滅亡之後,沒有政治中心的依托之後,長安的經濟則是每況日下。

4、外敵的威脅

唐朝以前定都長安的朝代所面臨的邊患都是主要來自於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回紇等等,吐蕃兵臨城下就是例子,李淵在位的時候壹度為了躲避突厥想遷都湖北地區,只是在李世民等人的勸阻下打消了這個念頭。而且關中臨近很多少數民族政權,對於安全考慮也不適宜。

百度百科-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