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鯨號
問國不僅有航母,居然還有“航公”??
俗話說得好: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老話還說:壹山難容二虎,除非壹公和壹母。中國的哲學很多都建立在陰陽理論之上,易經中就有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國人的意識裏,壹切都源於陰陽,而且有陰就有陽,有母就有公。所以有人就會問了:既然如此,為什麽只聽說過航母沒聽說過“航公”?
註意航母的英語是aircraft carrier,直譯就是運送飛行器的船只。可見在這個名稱中,並沒有公母之分,因此在歐美自然也就沒有航公這個概念。但是在我國。還真有壹種被稱作“航公”的鎮國重器。如果只說航公,也許不知道。
但是壹提起地圖編輯器——中國最能“吹”的大國重器,您會不會有些印象?其實這就是天鯨號和天鯤號這兩艘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航公的昵稱:最能“吹”的大軍重器。不知道有沒有軍迷註意到壹個稱謂上的變化:我國南海的美濟礁已經改名了,叫做美濟島。美濟礁原來只是南沙群島中的壹個珊瑚環礁,面積並不大,在漲潮的時候還會被海水淹沒。
但是經過2015年的吹沙填海之後,美濟礁的面積已經大大增加,成為壹座名副其實的小島。上面不僅有供飛機起降的跑道,還有醫院、燈塔、研究所等基礎設施。
在南海與美濟島類似的,還有渚碧島、永暑島、永興島等七座“島”。其中除了永興島,其余的原先都是礁。而這八座島礁,都是用航公,就是天鯨號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吹”大的。天鯨號於2010年交船,取的是石破天驚的諧音。而它的出現,也確實如同石破天驚壹樣,壹舉改變了南海的局勢。
天鯨號總長127米,寬22米,在它頭部有壹把巨大的螺旋鉸刀。當天鯨號開始工作時,這把鉸刀會插入海中,將海底的淤泥和礁石鉸碎,同時壹臺高功率的吸水泵會將海水和碎石通通吸入船體,並從船後吹出來。在接上導管的情況下,天鯨號能將砂石吹到六公裏以外的地方。由此僅憑壹己之力,天鯨號吹出了八座島嶼。所以說它是地圖編輯器,是最能吹的大國重器,壹點也不為過。
在天鯨號之後,2019年更加先進的天鯤號誕生了。天鯤號是全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全長140米,寬27米,不僅個頭上比哥哥天鯨號更大,技術上也更為先進。這兩艘航公在南海重要戰略地點吹填出新的島嶼,為飛機的起降建立新的母港,為我國建造起“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是當之無愧的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