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三人因引力波獲獎(證實愛因斯坦預言)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三人因引力波獲獎(證實愛因斯坦預言)

10月3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斯德哥爾摩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雷納?韋斯、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索恩和巴裏?巴裏什。這三位獲獎者構思和設計了激光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驗證了愛因斯坦百年預言,對直接探測引力波做出傑出貢獻。下面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諾貝爾物理學獎

2月11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LIGO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9月14日探測到來自於兩個黑洞合並的引力波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引力波。

公布首次探測結果後,LIGO就成為了眾望所歸的諾獎最大熱門。然而,諾貝爾獎提名的截止時間是1月31日。外界普遍猜測,諾獎可能推遲到才會花落LIGO,而今年的獲獎結果也顯示引力波獎項毫無懸念。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重要推論。引力波是壹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丟進水裏產生的波紋。按照廣義相對論計算,雙星互相繞轉發出引力輻射,它們的軌道周期就會因此而變短。

三位獲獎者簡介

雷納?韋斯(Rainer Weiss),1932年9月29日在德國柏林出生,現年85歲。雷納?韋斯發明的激光幹涉引力波探測器是LIGO裝置的基礎。他首次分析了探測器的主要噪聲來源,並領導了LIGO儀器科學的研究,最終使LIGO達到了足夠的靈敏度。

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出生在美國猶他州的洛根市,現年77歲。基普?索恩奠定了引力波探測的理論基礎,他開創了引力波波形計算以及數據分析的研究方向,並對LIGO儀器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提出了量子計量學理論的壹系列基本概念。

巴裏?巴裏什(Barry Clark Barish),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現年81歲。巴裏?巴裏什領導了LIGO建設及初期運行,建立了LIGO國際科學合作,他把LIGO從幾個研究小組從事的小科學成功地轉化成了涉及眾多成員並且依賴大規模設備的大科學,最終使引力波探測成為可能。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

1、1901年:威爾姆?康拉德?倫琴(德國)發現X射線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圖恩?洛倫茲(荷蘭)、塞曼(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

3、1903年: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皮埃爾?居裏(法國)、瑪麗?居裏(波蘭裔法國人)發現並研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4、1904年:瑞利(英國)氣體密度的研究和發現氬

5、1905年:倫納德(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6、190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並發現電子

7、1907年:邁克爾遜(美國)發明光學幹涉儀並使用其進行光譜學和基本度量學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國)發明彩色照相幹涉法(即李普曼幹涉定律)

9、1909年:伽利爾摩?馬克尼(意大利)、布勞恩(德國)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理查森(英國)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範德華(荷蘭)關於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 完整名單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