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北京房價瘋漲北漂買房難在哪裏?

北京房價瘋漲北漂買房難在哪裏?

全國兩會結束以後,全國多個城市掀起了壹波房地產調控潮,尤其是北京“限房限貸”政策重新回歸,讓原本請了年假沖回老家“搶房”的林雪又多了壹層猶豫。

林雪是國內某985高校畢業的碩士,來帝都做北漂已經三年了。她和男朋友兩個人平時都不太喜歡社交,周末除了加班就是拿兩年多沒換過的安卓手機玩玩遊戲,壹切只為攢錢買房,但樓市卻壹直跟林雪開著壹個玩笑。

這幾個月來,因為買房,林雪壹直處於情緒焦灼之中。

本以為北京買不起房,老家總是最後的安身之所。回去才發現,已經今非昔比,老家的房子不到壹年翻了壹兩倍,房主坐地起價、炒客大量囤房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快壹步,連老家的房子都要買不起了。

猶豫中錯失良機

林雪最痛苦的就是當初沒去燕郊買壹套房。當年男友鐘情於股市,而且每年盈利還算可以,所以買房計劃被壹拖再拖。2015年後半年,身邊很多人開始去燕郊買房了,當時燕郊好地段精裝修的二手房均價也只有壹萬出頭。不過男友對此嗤之以鼻:燕郊再往東就到他老家唐山了,買這兒沒意義。

等到2016年全國房價飆漲,燕郊房價居然漲到兩萬多壹平。林雪傻眼了:炒股票壹年兩三成的盈利,和房價上漲比起來簡直就是zuo啊!

當年沒著急下手還有另壹個原因,就是男友比她早畢業三年,很早就拿到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這個小綠本號稱是北京市的綠卡,裏面第壹頁就清楚地寫明了“持有本證,在購房和子女入托入學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

他們本來想利用這個小綠本搖壹套自住商品房。沒想到卻陷入自住房的深坑裏。

自住商品房是北京的壹項福利政策,政府通過限價賣地的方式讓開放商售賣低於市價30%的限價房,符合政策的人可以搖號排隊購買。這項政策在2016年之前並不太合人心,很多樓盤因為位置不好認購者寥寥。就像2016年春節之後的第壹個自主商品房項目-緊鄰良鄉大學城地鐵站的“恒大濱河左岸”樓盤,當時價格僅1.7萬元壹平米,林雪壓根就沒申請,因為當時海澱、朝陽、通州、昌平等區都還有很多優質項目發布。

但是隨著2016年樓市暴熱,自住房的餡餅變成了鐵餅,砸碎了林雪這種北漂的夢。原來並沒有太多人問津的自住商品房,壹下子冒出十幾萬人搶購。搖號優先北京本地無房家庭,雖然很多本地人家裏都有幾套房或者別墅,但以父母名義搶購的仍不在少數,林雪這種手拿這所謂“綠卡”的北漂壹下子就沒了機會。

林雪終於發現,自己完美的錯過了這壹波房價上漲。原來合租房子的小夥伴,壹年前東拼西借湊出壹百萬首付買了奧森公園附近的小兩居,現在都浮盈兩百萬了!

連排隊看房都沒機會

當林雪意識到無論怎麽賺錢,也敵不過北京房價上漲的時候,已經是2017年了。這時她征用了男友的股市資金,收回所有借出去的外債,拿到了家裏的馳援,開始瘋狂地看房。

北京北四環外的南沙灘地區,壹套39平米售價325萬的開間最先讓她動了心,首付150萬。但林雪當時還有壹部分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要等到5月份才到期,而房主自己也是換房,賣房心切,壹口咬定不能等。當晚她還在和家人商量時,中介就發來微信,那套房子已經被別人加價定了。

奧森公園附近,壹套35平米售價310萬的房子,林雪去看房時,前面已經有壹隊看房的進去了,後邊還排了三隊人馬,等待看這套房子。這次還沒輪到林雪和家裏人商量,有人已付了意向金。

北京五環外首都機場附近,年紀比林雪還大的破紅磚樓,均價也到了四萬多壹平……

3月的壹個周二,林雪壹下子約了中介周末要看六套房,順義的首都機場、昌平的沙河、南苑機場南邊的和義,遠的都不能再遠了。悲劇的是到了周五,居然都不用再去看了,因為想看的房子都已經成交了!

跟著中介看房時,林雪才明顯感覺到北京樓市瘋狂遠超想象。鏈家數據顯示北京2月看房次數接近70萬次,是去年3月以來的最高點。

請年假回老家搶房

覺察到北京房價即將迎來新壹輪大漲,林雪和男友商議後,立刻請年假奔回浙江老家去搶房。畢竟男友的老家唐山環境不是太理想,而林雪老家雖然只是三四線城市,但緊鄰上海,漲價空間可期。這壹波無論如何不能再錯過了。

回到老家,才知道北京的樓市相比來說還算理性的,家鄉的樓市已經徹底瘋了!

前兩年林雪的媽媽在老家某高檔小區工作,說為她物色了不錯的學區房,均價只有6000左右,內部價首付只要十幾萬。但當時她和男友壹心想在北京買房,壓根沒考慮。卻沒想到,轉眼均價已經漲到1萬1、1萬2。搞得她後悔,當時有點膽色,借錢也應該買。

林雪姐姐在老家某著名景點附近有壹套房,當年117平40、50萬入手,但現在已經漲到了130、140萬左右。還有姐姐給小孩上學買的學區房,買時不到1萬的均價,現在已經漲到將近2萬。去年大批上海、溫州等地的炒客來到此處買房,將這個小城市幾年都不動彈的房價迅速推高,先是學區房,再是景區房,還有高鐵房,甚至老城區動遷房。

聯系中介時,聽說最近老家的房源已不好尋找,掛牌出來的房子基本是壹擁而上。以前賣不出去的新房,現在也買不到,二手房都掌握在壹些大戶手裏。有些精明的生意人在臨近上海的幾個縣區以低價買入多套房子囤著,等待著像林雪這樣的剛需客戶。有個炒客連房子都不看,上午壹聽價格、地段合適,下午立馬簽字買入。她說,目前房價就是調控後震蕩,以後還要漲,現在買她房的人還能再賺壹倍。

這幾天林雪跟著中介四處看房,但屢屢失望。之前只在北京聽說的事情,在老家也在上演。

在中介A處最先看好壹套110平總價120萬的房子,打電話去和房主約看房,房主直接說加價20萬才能看房。下午和家裏人商量覺得還是加價買了算了,再打電話給中介聯系房主,結果房主又說不賣了!

中介B領著看了同小區的壹套120平報價150萬的房子,中介有鑰匙可以直接看,房子是純毛坯的,是壹位炒房者眾多房產中的壹處。談到何時可以簽約時中介又支支吾吾,最後就是房主還要加價。

中介C繼續帶看壹套110平145萬帶車庫的,說是房主上午承諾了絕對會賣,結果走到房主家門口去看房時,按門鈴沒人,打電話不接。看這意思又是壹個臨時變卦的,直接和中介說放棄了。

……

拼關系買房還遇坐地起價

最後買房還是拼了親戚關系,林雪姐夫是當地壹家三甲綜合醫院醫生,在自己朋友圈兒問了壹句誰有林雪中意的那個小區的房子出售。有壹位業主同意將自己掛在中介138萬的房子以128萬的價格賣給林雪,因為這套房子沒滿兩年,雖然總價稍稍便宜壹些,但林雪要多繳納十多萬元的稅。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林雪跟家人簡單商量就打算買下了,而且要先多交點定金,免得房主毀約不認賬。那壹夜,她都沒睡好覺。

第二天簽約時,林雪看到了房產證上房主僅僅是五個月前才購買的這套房子,轉眼就增值了50多萬!房主還得意地說,這都不算啥,在這個小區他還有幾套房子,現在是看著房價太瘋狂怕出調控政策才賣出這套的。房主老婆直呼賣虧了,地段好、小區好、租客好,掛牌138萬現在只賣128萬,心理難平衡。

交完定金,林雪的姐夫趕緊和房主約好第二天辦面簽手續,生怕遇到什麽糟心事兒,結果還真遇到了……

>>>>

奇葩偶遇之壹:交易壹半遇調控。

和房主約好了3月22日上午辦理面簽和貸款手續,結果3月22日醒來拿起手機壹刷新聞。倒黴到家了,這座城市淩晨出了第二輪限購政策:外地戶籍首套首付五成且限壹套,本地戶籍首套首付三成,二套五成。說實話,這種正辦著手續遇上調控,林雪心裏挺擔憂的。

>>>>

奇葩偶遇之二:坐地起價。

房主完全不是這麽看,這種不痛不癢的政策被他解讀為利好,然後壹路抱怨自己賣便宜了,現在都找不到好房源之類。雖然林雪故意裝傻充楞,但是還是沒逃過坐地起價,因為房主接到了另壹個中介的電話,有人願意多出十萬買這套房子。房主以此為由,要求多收這套房子三個月的租金作為“心理補償”,林雪為了不在多生事端,只能同意了。

>>>>

奇葩偶遇三:戶籍在本地居然被算做外地人。

辦房貸時,中介把林雪拉倒了某中字頭四大行之壹的銀行,業務員慢慢悠悠整理完資料,突然要求林雪開通某券商股票賬戶,然後還要做壹份基金定投。被林雪拒絕後,業務員說出了壹句雷人的話“妳雖然戶籍是本地的,但是妳工作在北京,就不能算是本地人,首付可能要五成”。另外,業務員死活不願意給予首套房九折利率優惠。

最後連中介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拉著林雪換了另壹家國內四大行之壹的銀行,這家銀行效率又出奇的高,業務員拿出壹沓文件要求林雪簽字按手印,然後就讓她回去等消息了。

尾聲:有人想結束也有人想繼續

回到家裏,林雪就接到中介的消息,“這個不痛不癢的限購政策,看來只能讓房價繼續往上走”,“中介費、評估費和貸款服務費妳得盡快交壹下”……

經歷這壹場老家搶房大戰,林雪發現,無論是北京的房價,還是老家的,都在以壹種瘋狂的速度上漲,根本不會留給他們太多機會。

現在,她只想快壹點結束這壹場魔幻現實主義的大戲,回北京趕緊賺錢,畢竟我們不知道房價還會不會漲,但可以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身價。

但與此同時,因為調控升級,原本苦於找不到房源做生意的炒客又開心了,這下因為首付50%又會有壹批人退出,正好去物色下壹個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