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意大利官員稱疫情拐點或到來

意大利官員稱疫情拐點或到來

決定油價命運的時候到了……

從周四開始,市場的目光將再次聚焦在油市,本周最後兩天的兩場重磅會議可能將改變油價的走勢。在真正的好戲開始之前,妳是否已經做足了功課?

01 事件梳理

全球油市即將進入至關重要的兩天,沙特、俄羅斯和其它產油國正在努力爭取召開壹次旨在遏制油價暴跌的會議。上周末,歐佩克+成員對此進行了商討,爭論誰應該為原油崩盤負責,導致原定於周壹舉行的歐佩克+緊急會議推遲至周四(4月9日)舉行。

本周五舉行G20能源部長也將召開緊急會議。周二晚,沙特方面表示,G20能源部長“特別”會議將在4月10日舉行,會議將確保能源市場穩定,G20將采取行動緩和病毒對能源市場的影響。

需求如此疲軟,價格如此低廉,世界上大部分的生產商將被迫停產。隨著需求不斷下滑,庫存空間即將爆滿,不管是沙特、俄羅斯還是美國,除了減產似乎已經別無選擇,對於其他產油國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如此,周四的這場會議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02 精選分析

?會議前各產油國的產量和表態壹覽

在會議召開前,全球主要產油國基本上都已經表過態,金十將各產油國最近的表態都梳理了壹遍。下面就壹起來看看他們都是如何看待減產問題的:

沙特1200萬桶/日(4月發布)

俄羅斯1129萬桶/日(3月發布)

美國1300萬桶/日(3月底發布)

巴西306萬桶/日(2月發布)

挪威207萬桶/日(2月發布)

加拿大578萬桶/日(2月發布)

伊拉克462萬桶/日(3月發布)

阿聯酋300萬桶/日(3月發布)

科威特267萬桶/日(3月發布)

尼日利亞193萬桶/日(3月發布)

總體來看,包括俄羅斯在內,多數主要產油國都表示有必要為了穩定油價進行減產,並且願意參與其中,但並沒有把話說得非常肯定,這意味著存在變數。

拓展閱讀: 隔夜狂瀉8%後美油早盤漲6% 緊急會議前各方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美國的表態至關重要

這次美國的態度可能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沙特和俄羅斯都要求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加入減產計劃,這也是歐佩克+計劃邀請德克薩斯州和加拿大的石油生產商參加緊急會議的原因。

俄羅斯和沙特都已經表過態,美國應當壹起減產。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周五就表示,已經準備好與美國在油市上采取行動,所有主要產油國都應該參與減產,包括美國、沙特和俄羅斯。沙特也表示,如果有歐佩克+以外的國家加入減產,沙特也會準備減產。

歐佩克消息人士表示,周四歐佩克+的減產規模將取決於美國、加拿大以及巴西等產油國的提議。伊朗油長表示,石油產量削減規模和持續時間,美國和加拿大的減產,減產的基線水平和分配應當在歐佩克+會議前解決。

拓展閱讀: 油市的未來都押在特朗普身上了!

?周四的歐佩克+會議有哪些看點?

目前為止,市場對此次達成減產協議的呼聲較大。從各大產油國的表態中也可看出,大部分產油國多少都表現出達成減產協議的意願。而且據俄新社報道,歐佩克+監管委員會已經準備了減產草案。下面我們來看看此次會議人們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周四的會議可能出現哪些情景?

盡管市場對減產的呼聲很高,但是在最終達成協議之前,壹切仍充滿不確定性。以下是周四的會議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景。

最好的情景 無疑就是全球主要產油國同意壹起減產。 沙特和俄羅斯再次攜手,美國、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國家也壹同加入減產協議。

最糟糕的情景或與3月份的大會非常相似,減產協議破裂,這種情形下油價可能會重返20美元/桶附近的低位, 尤其是在沙特可能通過調整5月官方售價(OSP)展開報復的背景之下。值得註意的是,因為歐佩克+會議,沙特推遲公布5月原油的官方售價。

當然,出來最好和最壞的情景外,也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各產油國互不相讓,保持當前的僵局,這也會市場預期落空,油價可能會再次下跌。

拓展閱讀: 歐佩克+會議萬眾矚目,減產命系油價漲跌前景

減產規模可能是多少?

雖然是否減產都尚未有個定論,但 目前各方普遍預期減產規模將達到1000萬桶/日。周二歐佩克代表稱,歐佩克分析顯示考慮減產1000萬桶/日至年底,但不減產也被納入考慮範圍內

此外,也有部分投行作出了較為保守的估計。摩根大通預計,由沙特和俄羅斯領導的歐佩克+可能在周四的會議上同意減產430萬桶/日;高盛預計歐佩克核心成員國可能在今年壹季度的生產水平上減產500萬桶/日,美國等48個產油地區最終削減200萬桶/日。

拓展閱讀: 特朗普可能不靠譜,但歐佩克+會議基本確定

減產難以徹底解決供應過剩問題

鑒於全球原油需求受損嚴重, 減產1000萬桶/日並不能徹底解決供應過剩問題。 因為這還遠遠趕不上需求下降的規模和速度。

就僅僅以印度為例,據印度煉油企業的官員稱,由於印度當前處於壹級封鎖狀態中 ,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暴跌了70%。若印度按計劃於4月15日結束封鎖期,4月原油需求量可能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0%左右。 這相當於印度4月石油需求每天減少310萬桶/日。從長遠來看, 僅印度壹國的石油需求量下降,就會抵消歐佩克+擬每日減產的1000萬桶原油中的三分之壹。

Rystad Energy的Bjornar Tonhaugen表示, 4月和5月油市的供應過剩可能達到2800萬桶/日和2100萬桶/日,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減產,也許是目前擬議減產規模的兩倍,而這對於產油國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壹個減產幅度。

雖然預期的減產規模明顯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但若最後達成減產協議,卻可以從實質上降低原油庫存飽和的風險,並為解決庫存問題提供了更順暢的途徑。對於油價來說,還是能夠起到壹定的提振作用。

?油價面臨怎樣的命運?

前面已經提到,就算各產油國達成減產100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已久難以扭轉供應過剩的局面。油市的低迷,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疫情導致的需求崩潰。因此,在海外疫情出現拐點,經濟和原油需求開始復蘇之前,減產的有效性值得懷疑,除非減產規模能夠完全覆蓋過剩的供應量,但這顯然不太可能。

這也意味著就算達成減產協議,也難以徹底拯救油價。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油價可能

Oilprice分析師Arthur Berman認為油價可能先漲後跌

高盛 認為, 從減產協議達成到實際產生影響,存在壹定時間的延遲,該投行預計未來數周內都不會對油價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師普遍認為, 除非各產油國能很快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否則油價將再度大幅下跌。 不過,全球石油市場可能會在第二季度跌至谷底,如果全球經濟在第三季度開始復蘇,將原油需求的復蘇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