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畫幅是什麽意思?
全畫幅傳感器的長寬尺寸大約是36x24mm,和傳統的135膠卷的底片壹樣大,是目前比較高級的壹種傳感器,主要是供高端單反使用的
只要尺寸小於全畫幅的傳感器都可以叫非全畫幅傳感器,主要是指入門和中端單反用的APS-C畫幅傳感器,長寬尺寸大約是24x16mm(不同廠家的傳感器尺寸稍有不同)
還有尺寸更小的如M4/3傳感器、用對角線長度表示的如1.5英寸傳感器、1英寸傳感器、1/1.7英寸傳感器、1/2.3英寸傳感器等等也都可以統稱為非全畫幅傳感器
問題二:單反相機的全畫幅、aps畫幅是什麽意思? 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稱為CCD或者CMOS。
它相當於原來膠片相機的膠卷。
原來135膠卷相機壹張底片的大小是36mmX24mm。
全畫幅就是指數碼相機的CCD(CMOS)的尺寸與原來的壹張底片大小基本壹樣,也是36mmX24mm。故稱全畫幅。
APS的原意是指“高級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
是數碼相機普及前的壹種過渡產品。
它仍使用膠卷,但在膠卷和暗盒上通過磁性材料和數字計劃,記錄了很多相關數據。
還有壹個特點就是APS允許用戶隨時在三種畫幅格式切換。它們是:
H型,30.3×16.6mm,長寬比為16:9;
C型,24.9×16.6mm),長寬比為3:2;
P型,30.3×10.1mm,長寬比為3:1。
APS-C畫幅只的就是數碼相機的CCD(CMOS)的尺寸與APS的C型畫幅大小相仿,大約在25mmX17mm左右。差不多是全畫幅CCD(CMOS)面積的壹半,也稱半幅機。
由於縮小了CCD(CMOS)的面積,降低了成本,數碼單反才得以普及。閥至今最便宜的全畫幅與最便宜的半畫幅相機的價差差不多也要五倍左右。
大多數的數碼單反相機是APS-C畫幅的。
但尺寸相仿但也小有出入。
尼康的最大,它的全畫幅比例系數是X1.5;
佳能的稍稍的小壹點點,它的全畫幅比例系數是X1.6;
適馬的最小,它的全畫幅比例系數是X1.7。
其實佳能還有壹款APS-H的數碼相機,EOS-1D(不是1Ds)系列就是,它與全畫幅的系數是X1.3。
問題三:單反畫幅的區別 單反壹般分為4個畫幅,有aps-c aps-p 全畫幅 大畫幅
這裏的標準是壹以前膠片機裏面的膠片大小為準,跟膠片壹樣大的稱為全畫幅,比膠片大的成為大畫幅。比膠片的1/1.6稱為aps-c 1/1.3稱為aps-p。
壹般在家用裏aps-c居多,像700d,d5200,d7200,80d等,全畫幅像5diii d810等 大畫幅就像萊卡哈蘇瑪米亞這壹類那都是天價相機,基本就這樣。
問題四:單反相機全畫幅是什麽意思? 說得簡單壹些,
如果是非全畫幅的相機,妳實際拍出來的照片比妳在取景器裏看到的圖像要小!
而全畫幅相機,妳拍出來的照片的大小就跟妳在取景器裏看到的是壹樣的。。
妳可以找壹臺非全畫幅的相機拍出來對比試試,。。
問題五:全畫幅相機和中畫幅相機區別 首先,妳要理解什麽叫做絕對景深,什麽叫做相對景深
我們拿可以互換鏡頭的APS和全畫幅舉例會容易理解壹些
APS感光元件小,會造成全畫幅的鏡頭焦距乘以1.5,這是相對景深變小了,實際上景深是不變的。妳可以參看紐約攝影學院教材關於對焦的那部分講解。我們所謂的對焦準確和景深,指的是“看起來清晰的區域”。舉個例子,妳看壹個廣告畫,隔遠看妳覺得都很清晰,隔近看妳就會發現畫面上還是有細微的景深差別,隔得再進看,妳會發現都很模糊。小感光元件對於焦距的放大效果,只是相當於同壹副畫面把妳給拉近了,景深的感覺標準是由畫面的大小而決定的,畫面越小(拉近後相當於從原畫面截取了壹部分出來),景深的標準越小,妳就感覺景深壓縮了
什麽叫做絕對景深?打個比方,妳先用全畫幅用定焦頭拍攝,用壹把尺子來衡量景深,清晰對焦到某壹根線,妳把線的粗細作為壹個標準,顯然這根線前後的線都會模糊。假設妳認為壹根線模糊擴散後的光暈不大於線本身粗細的三倍就是“清晰的”,妳可以根據這把尺子的刻度得到壹個景深範圍。這時妳更換APS相機,鏡頭光圈不變,嘩是用上述辦法獲得壹個景深範圍,雖然看起來模糊了,實際上得到的兩個景深範圍是壹樣的
關於透視,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我們都知道短焦有枕形失真,但是妳有沒有註意到,枕形失真是從中間開始擴散的,越到邊沿越厲害。妳用全畫幅+100mm的鏡頭成像尺寸是36*24mm,中畫幅的成像要大於這個尺寸,可是中畫幅最中間的36*24mm的這壹塊,就是枕形失真很小的這壹塊,也是和全畫幅加這個鏡頭成像壹樣的壹塊。也就是說,100mm對中畫幅的透視影響主要在這36*24以外的區域。有機會妳可以拿兩個相機比較壹下
問題六:單反的全畫幅和半畫幅相機是看什麽區分的?,佳能的EOS是什麽意思? 妳好、
單反相機的全畫幅半畫幅壹般是看CMOS尺寸、所謂全畫幅是針對傳統135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以前大部分的數碼單反CCD尺寸都比135膠卷的尺寸小,而全畫幅數碼單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膠卷的尺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全畫幅的CMOS/CCD尺寸是36 x 24mm,而半幅的尺寸是24.9×16.6mm、相對全畫幅、要小很多、這就是區別、
現在壹般的機器前面都有標明的哦,比如尼康的D600跟D5200、盒子上都有標註、D600是FX格式的、D5200是APS-C畫幅(半幅機)佳能也是壹樣
佳能的EOS是壹種代號、全稱是Electro Optical System(電子光學系統)―EOS、佳能想說的是佳能EOS系列的相機是高精度的機器。所以取名EOS、
希望能幫到妳,祝妳生活愉快
問題七:照相機裏的半幅和全幅是什麽意思 沒有半幅的概念哈,只有APS-C畫幅,和全畫幅
全畫幅就是和135膠片壹樣大小的感光元件,APS-C畫幅壹般是24×16MM左右的感光元件,不同廠商的APS畫幅相機規格稍有不同。
兩個比較全幅感光元件要大壹點,在同焦距的鏡頭配置下,能得到更多的取景範圍,更加的方便。
還有壹種中畫幅,那個是高檔相機用的,感官元件和膠片中畫幅膠片壹樣大小
問題八:單反全畫幅和非全畫幅相機有什麽區別? 所謂全畫幅是針對傳統135膠卷的尺寸來說的。以前大部分的數碼單反CCD尺寸都比135膠卷的尺寸小,而全畫幅數碼單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膠卷的尺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質量越高。並且對於已經有傳統單反的用戶來說,鏡頭使用不會有換算問題。 非全畫幅相機,比如佳能EOS 400D,50D的CCD尺寸大概等於膠卷尺寸的2/3左右,100mm的鏡頭,換算1.6倍率後就變成160mm的鏡頭了。在廣角端24mm,全畫幅就比較有優勢了,視覺很廣,而用在全畫幅上就很尷尬了,X1.6 相當於38mm.
傳統的照相機膠卷尺寸為35mm,35mm為膠卷的寬度(包括齒孔部分),35mm膠卷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碼相機,對角長度約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單反數碼相機中,很多都擁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的D100,CCD/CMOS尺寸面積達到23.7 x 15.6,比起消費級數碼相機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達到了35mm的面積,所以成像也相對較好。我們就叫他們是全畫幅。
問題九:什麽叫半畫幅相機 想購買單反的朋友肯定看到過全幅和半幅的討論,那究竟全幅和半幅指的是什麽呢?
我們知道,目前的數碼單反相機,從光學原理上來說和傳統膠片單反還是壹樣的,只是將原來的感光部分的膠片換成了電子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電子感光元件(CMOS / CCD)的尺寸。
全幅的電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傳統135膠片壹樣大,也就是24×36mm。
半幅的尺寸約為23.7×15.6mm,或稱之為APS-C畫幅。
從表面上來看,兩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全幅和半幅具體區別在哪裏?
1. 價格上,半幅有明顯優勢;
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輕便,也有明顯的優勢;
3. 鏡頭群上,兩者各用不同鏡頭群,談不上哪個更有優勢,如果壹定要說優勢,我覺得還是半幅略有優勢,因為半幅的機身半幅鏡頭全幅鏡頭都可以用,而全幅的機身只能用全幅的鏡頭;
4. 景深上,全幅相機的景深更淺。由於我們平時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淺景深,所以這點而言,也很難說孰優孰劣;
5. 在畫質上,全幅具有壹定的優勢。具體細看壹下這個優勢,首先是大幅打印時細節的優勢,這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並無太大意義,因為我們平時極少打印30寸以上的照片細看,而打印普通照片或者在電腦上看,兩者很難看出區別。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畫質。高感在壹些特殊的場景下對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幫助,例如拍劇院表演、婚禮舞臺等,以及拍體育運動,如籃球、賽車等。如果我們不是專業的體育攝影人員,如果我們也不是靠婚禮攝影或者舞臺攝影吃飯的,那麽平時旅遊、聚會、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還是用低感光拍攝的。
人都有對“更快、更好、更高”的追求,這無可厚非。如果達到這樣的目標是沒有代價的,我們當然不會拒絕;如果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就需要恰當的權衡。不花錢的東西人人都會白拿,要花錢買的東西就需要好好地考慮壹下,生活的常識同樣適用於對現在的話題。
結論:除非妳對高感畫質有急切的需求並願意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不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半幅相機已經足夠。
有人看了很多資料,可能會問,雖然全幅貴,但是全幅不是以後主流的方向嗎?
我想說,今後的主流方向不會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機。
總體上看,相機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壹個小型化的過程,現在廣泛應用的135系統是更大的120系統被革命後的產物。隨便看壹眼大家手中“好壹點”的器材,不難發現,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就膠片系統而言,也在進行著小型化的努力,APS就是其努力的結果。如果不是數碼大潮的沖擊,APS在今天或許已經形成了壹定的氣候。
數碼系統的發展軌跡卻似乎是相反的,從小體積起步,然後努力向大發展,在許多人眼中,“全幅”似乎是近壹時期的終極目標。這似乎與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馳,卻也不難理解:初期因為技術的局限,CCD實在是太小了,許多指標無法滿足基本的需求,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為這壹時期的首要任務。隨著電子感光元件和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半幅的相機的畫質已經越來越接近甚至超越普通消費者的需求,繼續發展全幅,就像對高像素的盲目追求壹樣,僅僅是對市場誤解的壹種迎合。
2007年尼康推出全幅頂級相機D3,當大家看到D3拍的教堂內婚禮樣片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感嘆:原來ISO3200也是可以用的!D3將大家對相機高感畫質的認識提高到壹個新的認知。很多朋友也因此對全幅畫質產生了崇拜甚至癡迷的態度。但是僅僅時隔三年,2010年,尼康推出的半幅相機D7000高感畫質就已經接近D3,而低感畫質更是超越了D3。飛速發展的技術不斷的沖擊著我們思維世界裏的條條框框,大家......>>
問題十:數碼相機APS畫幅是什麽意思 APS-C是先進攝影系統C型的簡稱(Advanced Photo System type-C)的簡稱。
這是壹種數碼相機所使用的圖像傳感器的規格之壹。尺寸略等於先進攝影系統C型的大小,為25.1mm×16.7mm,比例為3:2。
這種規格的傳感器通常用在許多數碼單反相機上,同時也有壹部分消費數碼相機也采用了這種規格,例如定尼DSC-R1、適馬DP1、富士X100等。
壹些單電相機也采用這種規格,例如索尼NEX-5/3和三星N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