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怎樣發展到現在的樣子?
從 2005 年 3 月 6 日正式上線算起,豆瓣誕生已將十年,此時稍作回顧或許也正合宜。在這十年間,對豆瓣自不免有許多批評和質疑(這些聲音恐怕大多來自它的用戶),但不可否認,它堪稱創造了歷史。豆瓣的模式在中國迄今沒有哪家能完全復制(在這壹意義上,它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它屬於那種「只發生壹次」的歷史事件。不論好壞,它的出現,為廣大文藝青年、普通青年及若幹二逼青年提供了壹個交流分享閱讀、電影、音樂等體驗的公***平臺,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這樣壹個巨大的虛擬咖啡館,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可能會貧瘠許多。
在豆瓣出現之前,中國自然已經有網絡媒體,但早年的網站,互動性並不強,當時的代表是門戶和垂直網站,而它們的信息發布其實和傳統媒體是壹樣的,即從信息源到用戶是「壹對多」,壹個單壹的信息源發布信息給無數潛在受眾。隨後在 2003 年左右興起了第壹代 web 2.0 模式的網站,其模式是「多對多」的,即網站只是壹個平臺,而由用戶自發生產內容(UGC, user generate content)。博客在當時熱火了壹陣,但最終人們發現,媒體要更進壹步社交化才能完成這壹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