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體質養生茶
適合陽虛體質的3款養生茶
1:人參花茶
功效:補氣壯陽,興奮神經,為陽虛體質者的保健飲料。
處方:人參花 100克。
用法:人參花用糖漬後,每次5克泡茶飲。
2:肉桂溫陽茶
功效:溫補腎陽,益氣固精,適用於陽虛所致的怕冷,尿頻、性欲冷漠等。
處方:肉桂,芡實,冰糖,覆盆子。
3:姜茶
功效:清肺氣,散寒止痛,溫經通脈。
處方:雪梨1個,姜50公克,冰糖80公克。
陽虛體質的養陽食品
狗肉:性溫,味鹹,能溫補陽氣,無論脾陽虛或是腎陽虛,皆宜食之。民間早有?陽虛怕冷,常吃狗肉?的習俗。對平素四肢欠溫、腰膝冷痛者,每年入冬以後,經常食狗肉,最為適宜。
羊肉:性溫,味甘,為溫補佳品,有溫中暖下、益氣補虛的作用。陽虛之人宜在秋冬以後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陽、補精血、益虛勞的溫補強壯效果。
茴香:性溫,味甘辛。有大茴香與小茴香之分,兩者均有溫陽補火與散寒理氣作用。陽虛火衰和寒凝氣滯者,食之皆宜。金元醫家李東垣認為:?小茴香補命門之火?。《醫林纂要》也認為:?茴香,大補命門,命門火固,則諸寒皆散。?茴香辛甘溫,作為調味品,陽虛體質宜少量常食之,確有補陽散寒的效果。
幹姜:將生姜曬幹或烘幹後即為幹姜。生姜偏於散寒,幹姜更有溫中回陽,尤其是有溫暖脾陽的作用,著名古方理中湯即用之。《本草正》中曾說:?下元虛冷,而為腹疼瀉痢,專宜溫補者,當以幹姜炒黃用之。?凡陽虛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溫者皆宜用之。
胡椒:性熱,味辛。明?李時珍稱其為?純陽之物,暖腸胃。?《本草經疏》亦雲:?凡胃冷嘔逆,心腹冷痛,大腸虛寒,四肢如冰等,誠為要品?。清代醫家黃宮繡還說:?胡椒比之蜀椒,其熱更甚,凡因火衰寒入,治皆有效。?中醫理論認為,火衰與寒入是有區別的,火衰乃指人體本身陽氣衰少,而寒入當指寒邪侵襲。胡椒散寒力強而溫陽力遜,誠如黃宮繡所雲:?胡椒止有除寒散邪之力,非同桂、附終有補火益元之妙。?然而,陽虛之人,寒邪易犯,故食之亦宜。
雀肉:性溫,味甘,有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小便的作用。凡陽虛羸弱、小便頻數、腰膝怕冷、四肢不溫者,食之最宜。《養老奉親書》中就曾介紹,對老人陽氣乏弱者,用麻雀肉煮粥食。
海馬: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作用。《本草新編》記載:?海馬,入腎經命門,專善興陽。?明?李時珍還說:?海馬暖水臟,壯陽道,其性溫暖,故難產及陽虛多用之。?尤其腎陽虛弱之人,食之最宜。
荔枝:性溫,味甘酸,為壹種溫補果品。《玉楸藥解》說它?暖補脾精,溫滋肝血。甘溫滋潤,最益脾肝精血,陽敗血寒,最宜此味?。《泉州本草》還說:?荔枝壯陽益氣。?若陽虛又兼氣血不足之人,宜經常吃些荔枝。
肉桂:性熱,味辛甘,是最為常用的調味食品,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李時珍認為:?肉桂下行,益火之原。?《奉草匯言》亦稱:?肉桂,治沈寒痼冷之藥也。下行走裏之物,壯命門之陽。?古代凡治療陽虛之名方,如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等,皆用肉桂為主藥。肉桂甘辛大熱,不僅能補陽氣,又能散寒邪,故凡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之。
肉蓯蓉:性溫,味甘酸鹹,有溫補腎陽的作用,中醫多用以治療陽虛便秘,或陽虛怕冷、腰膝冷痛。《藥性論》中說它?益髓,壯陽,大補益?。近代名醫張山雷認為肉蓯蓉能?溫養陽氣,補陰助陽?。肉蓯蓉主產地在中國的西北地區,當地民間對陽虛之人,常用肉蓯蓉同山藥、羊肉作羹服食,認為?食之勝服補藥?。
冬蟲夏草:善壯命門之火,益精髓,補肺氣,故陽虛體弱者食之最宜。
獐肉:性溫,味甘,能補益五臟。《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獐肉甘溫,祛風,補五臟,長力,悅容顏。八月至十壹月食之,味美勝羊。?由於獐肉屬溫補性食物,性同羊肉狗肉,故陽虛怕冷之人,食之尤宜。
鹿肉:性溫,味甘,為溫補性食品。《醫林纂要》中就說它?補助命火,壯陽益精?,對中老年人陽虛怕冷、四肢欠溫者,食之尤宜。鹿腎、鹿胎,功同鹿肉,陽虛之人食之亦宜。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除有大補氣血的作用外,也兼有溫陽補火的功效。正如《本草正》所雲:?人參,氣虛血虛俱能補,陽氣虛竭者,此能回之於無有之鄉。?《醫學啟源》認為人參?治脾胃陽氣不足?。《本草蒙筌》說它?滋補元陽?。大凡陽虛體質,均宜服食。
蛤蚧:性平,味鹹,有補腎壯陽益精血、溫肺止嗽定咳喘的作用。《本草再新》就有?蛤蚧溫中益腎,固精助陽?的記載。明?李時珍還認為蛤蚧功同人參與羊肉,他曾說:?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蛤蚧補肺氣,定喘止咳,功同人參,益陰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可見蛤蚧乃溫補之物,故陽虛體質宜食之。
陽虛體質相關 文章 :
1. 怎麽知道自己是不是陽虛體質
2. 陽虛體質氣血不足有什麽調理方法
3. 陽虛什麽原因
4. 人的九種體質及養生方法
5. 腎陽虛養生食物
6. 中醫九種體質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