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書法作品
張繼書法作品主要是隸書。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壹種莊重的字體風格,壹般認為它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壹波三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張繼大學期間主修美術書法,獲書法藝術碩士學位,書法篆刻作品曾入選全國壹系列大型書法展、篆刻展,並在全國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中連續獲“全國獎”,亦在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全國首屆正書大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中獲大獎。
隸書的結構特點: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隸字壹反篆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起筆蠶頭收筆雁尾,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征,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壹種近似蠶頭的形狀。
化圓為方化弧為直,這是隸書簡化篆書的兩條基本路子,不過如果不了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為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還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孤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實際上隸書的筆意,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