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回應我去買個橘子
可以選擇回懟的方式如下:我走了,到那邊寫信;我吃兩個就夠,都是妳的;妳去買吧,快點回來我好給妳刺字;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幹。
1、我走了,到那邊寫信
同樣出自朱自清的《背影》,畢竟解鈴還須系鈴人。原文裏這句話是“父親”說的,所以妳跟妳的損友分開時可以用這句話回懟他。
2、我吃兩個就夠,都是妳的
這句話簡直完美符合實際情況,原句出自老舍《駱駝祥子》中,老馬對他孫子說的話。乖乖,這壹下從父子跳到爺孫了。想當爹是不可能,還是老老實實當孫子吧。
3、妳去買吧,快點回來我好給妳刺字
這句話後半句源自廣為流傳的歷史“嶽母刺字”。宋朝名將嶽飛的母親,為了提醒兒子要報效國家,在兒子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4、兒寒乎,欲食乎?
這壹句出資文言文出自《項脊軒記》。是歸有光在項脊軒裏讀書。有個老婆婆是她母親的婢女,在項脊軒中談起了他母親對待歸有光的姐姐的情形。
原文是這樣的: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意思是,妳的母親曾站在這塊地方,當時妳的姐姐在我懷中,呱呱直哭。妳母親就用手指輕輕叩門,問道:“孩子冷嗎,想吃飯嗎?”我就在門外應答。話還沒有說完,老婆婆和歸有光就哭了起來。
“買橘子”這個梗的來源
“我買幾個橘子去,妳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出自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壹篇回憶性散文《背影》。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在原文中這句是朱自清的父親對他說的話,如今網絡上把“買橘子”這個梗引申出來暗指“我是妳爸爸”的意思,用來占別人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