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龍的歷史記載
據史籍記載,卡龍琴是偉大的維吾爾族學者和音樂家艾布·納斯爾·法拉比(約公元870—950年)發明的,法拉比出生在阿爾泰地區(據《樂師史》)中記載,相傳法拉比將壹段粗大的楊木掏空,用獸骨做琴軸,用羊腸做琴弦,創造了第壹個卡龍。後來用***鳴箱代替胡楊木殼,鋼弦代替羊腸,鐵軸代替獸骨,經過改進的卡龍琴,聲音更加優美悅耳,深得人們喜愛。他用卡龍琴演奏過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中最古老的《拉克》、 《烏夏克》等大曲和間奏曲。大約在20世紀初,民間的卡龍才使用壹些金屬弦。演奏時使用的揉弦器,傳說是麥蓋提毛拉曼的侄子烏拉依木·潑萬受到鳥鳴的啟發後,創造發明了揉弦器“闊西塔甫”(為“鳥兒鳴叫”之意),最初是用壹段羊的腿骨,後來才改用金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