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荷戰爭發生在哪個時期?
英荷戰爭發生在哪個時期?
華爾特雷利曾經說過:“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即控制了世界財富,因而控制了世界。”由此可見,制海權對於壹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發生在17世紀的長達幾十年的英荷戰爭就是爭奪制海權的典型例子。眾所周知,16世紀,英國打敗了強大的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相繼在歐洲大陸、印度和北美進行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逐漸成了日不落帝國。
16世紀以前,當時的荷蘭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581年才建立起獨立的國家。
作為壹個面積僅4萬多平方千米,陸地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只能夠將視線轉移到海上資源。據載:土地的貧瘠與海岸無險可守驅使荷蘭人首先從事了漁業。
隨後,加工保存魚類方式的發現給予他們除了進行國內消費以外還能用以出口的物質,並由此奠定了他們財富的根基。
從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荷蘭的商業、造船業和海上運輸業迅速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運輸國家,當時歐洲南方和北方國家的貿易,幾乎都掌握在荷蘭人的手中,所以荷蘭被稱為“海上的馬車夫”。
英國和荷蘭的戰爭就是因為這樣開始的,由於商業競爭、海上優勢和搶奪海外殖民地等綜合因素的結果,英荷雙方的爭戰持續了幾十年,最集中的戰爭有三次,史稱英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