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醫保制度上糾纏不休,為什麽美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那麽難?
美國在醫保制度上糾纏不休,其實在美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很難,無論在通過醫改方案的過程中還是在推行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不可忽視的阻力,畢竟美國是壹個資本主義國家,在美國中,基本上是以資本主義的利益為主。
在醫療保險領域,美國壹直被稱為“唯壹壹個沒有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據統計,2010年美國全國約有4900多萬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險,他們既不屬於低收入人群,也不屬於老齡人和兒童,沒有被納入醫療保險體系的覆蓋範圍,也無力購買任何的私人保險產品。與此同時,美國法律規定即使患者沒有醫保,醫院也必須進行救治,不能以無法支付費用為由拒絕治療。病人無法支付的費用最終由政府埋單。在經濟蕭條時期,這筆費用使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因此,醫保改革壹直是美國政府的重點議題,由此展開的討論和爭議持續不斷,改革進程也是幾經反復。
奧巴馬自上任以來,壹直致力於推動醫保改革,並先後多次召集各方進行了醫保改革法案的制定和修改。該法案包括進壹步加強對私營健康保險公司的監管,建立新的醫療保險市場、強制購買醫保,控制醫療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增加預防疾病和保健方面的投入,進壹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總體來講,此次的醫保改革法案有三大目標:
壹、是給已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安全感。
二、是給無保險的人提供醫療保險。
三、是降低家庭、企業和政府醫療成本上漲的速度。
此次改革壹方面擴大了醫保的覆蓋範圍,使美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體現了對於弱勢群體的關註,遊離於醫保體系之外的近5000萬低收入群體,包括年齡在19歲至26歲的300萬美國青年將因此受益。但是,另壹方面也令中產階級和高收入階層擔心他們目前享有的醫保水平會因此下降。
新法案規定,到2014年所有的美國居民都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否則要交納罰款,這與美國社會普遍的自由主義和限制政府思想存有沖突。改革法案宣稱不會額外增加民眾稅收,但有分析認為,此次改革或許將使得民眾面臨新的稅收問題,增加財政負擔,進而影響經濟的復蘇進程。
近年來奧巴馬的醫改法案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受關註度都非常高,爭議也非常大,由於此次的醫改法案觸動各方利益,改革進程可以說壹波三折、幾經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