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成吉思汗的遠征軍會在屁股下放牛肉,事實真的如此嗎?
傳言成吉思汗的遠征軍會在屁股下放牛肉,事實上這只是壹個誤會。
在壹本非常熱銷的美食書上面,說到歐洲人吃碎牛肉是因為受到了成吉思汗遠征軍的影響,實際上,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只是人們的壹個誤會罷了,不過成吉思汗的遠征軍的軍糧確實與牛肉有關。
成吉思汗的遠征軍以牛肉幹為主要的軍糧。牛肉幹是經過特殊處理之後的牛肉,已經完全風幹了,沒有水分,所以比較容易保存,不會像牛肉那樣如果不冷藏起來就會壞掉。據說當年成吉思汗帶領他的部下馳騁沙城英勇奮戰的時候,臨走前就會準備上很多的牛肉幹作為軍糧。不僅僅是因為牛肉幹方便保存,它還有其他的壹些優點。將士們抗戰是很辛苦的,需要足夠的體力,而牛肉幹裏面富含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和氨基酸,能夠保證將士們的體力需求。再者說來,將牛肉制作成壹小塊壹小塊的牛肉幹,也方便大家攜帶,畢竟打仗的時候最好是能夠輕裝上陣,東西越少越好。
綜合牛肉幹的種種優點,所以成吉思汗的遠征軍選擇了用牛肉幹作為軍糧。但是牛肉幹揣在身上經過壹場戰事的折騰之後就容易弄碎,反正碎了就碎了都是壹樣,所以將士們索性就直接把碎了的牛肉幹拿出來吃,別人看見了,就以為他們是在吃碎了的牛肉,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這種傳言,說成吉思汗的遠征軍在屁股下放牛肉,把牛肉變成肉末來吃,還以為是壹種別樣的美食。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騎馬打仗的人屁股底下怎麽能放東西呢?如果那樣的話該是多麽危險的壹件事情,馬上的人極有可能會摔下馬的。
因為這樣的傳言,所以法國開始盛行起了壹道名叫韃靼牛肉的菜,並且在歐洲和亞洲都流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