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雞蛋的來歷,端午節撞雞蛋怎麽玩,端午節裝雞蛋網兜

雞蛋的來歷,端午節撞雞蛋怎麽玩,端午節裝雞蛋網兜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總要溜到民間播疫害人,受害者多為孩子,輕則發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

女媧說:“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壹只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許妳胡來。”

這年端午,瘟神以為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害人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認為這樣做可以防病,待到端陽正午時,把它扔掉,稱謂"扔災"。小時侯的端午節,家裏都會煮很多雞蛋,還會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做小燈籠掛在外面屋檐下,那時候是單純的為了祈福。

擴展資料: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每壹年的這壹天,許多人家都會包粽子,婦女和孩子們喜歡用絲綢之類縫制成小小的粽子、葫蘆、櫻桃以及小猴、小虎形狀的手工藝品,端午節時和香包壹塊兒,選出壹兩件掛在胸前。

端午節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