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喝茶與哪兒的人都不同,就講究喝茉莉花茶
北京人喝茶
北京人喝茶與哪的人都不同,就講究喝茉莉花茶。會喝茶的人反倒不願意喝花茶,認為花香遮了茶香,得不償失。殊不知北京地區水惡劣,水堿重得燒開水時如同沖淡了的牛奶。茉莉花香最初是用來遮水中堿味的,久了才形成習慣,所以北京人喝茶就愛這壹口。當時的茶葉都是按兩賣,壹毛壹兩到壹元壹兩。能喝壹元壹兩茶葉的人都是生活富裕之家,喝不起又想過癮的就去茶葉店買茉莉高末,也有稱高碎的,高末就是高級茶葉末的意思,它有壹個雅號叫隨壺凈。茶葉店的散茶賣到最後就會剩下這些碎末,講究的喝主不喝,手頭緊又饞的就買來過癮。
茉莉花養眼,在風沙大的老北京極受推崇。過去大運河是聯通南北的主幹道,北京民間風尚多效仿揚州、蘇州,蘇州人喝花茶,北京人自然也跟風,只是結合地域特色,漸漸喝出自己的風格而已,對老北京來說,能喝上壹盞“高茉”,實為享受人生。
其實茉莉花與茶葉都非北京本地出產,將兩者配伍,亦是老蘇州開風氣之先。
茉莉原產印度和巴基斯坦,經波斯傳入中國,最初大花茉莉與小花茉莉不分,大花茉莉即“耶悉茗”,到五代時期改稱素馨花,此花不耐寒,只在嶺南分布,而小花茉莉耐寒,北方亦能種植,其香氣高雅,深受人們的喜愛。
茶原產於中國,自晉代起得到推崇,宋代開始流行,清末之前,只在中國、日本種植,由於中國人喜飲新茶,視新芽為尊,故采摘早,產量只及壹般茶樹的三分之壹,人為降低了產量,對老北京普通人而言,喝茶亦屬高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