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麽

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麽

 我國地域遼闊,茶類繁多,又因民族眾多、民俗差異,飲茶習慣便各有特點,所用器具更是異彩紛呈。下面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茶道工具的用途,壹起來看看。

茶道工具的用途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飲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壺、茶船、茶盅、茶杯、杯托、蓋碗、沖泡器等。

 (1)茶壺

 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壺來泡茶,獨自酌飲。也可用小茶壺當茶盅用。

 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墻)、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壺的基本形態就有近200種。

 以把劃分:

 ①側提壺: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

 ②提梁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

 ③飛天壺:壺把在壺身壹側上方為彩帶飛舞狀。

 ④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

 ⑤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以蓋劃分:

 ①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外露。

 ②嵌蓋:蓋嵌入壺內,蓋沿與壺口平。

 ③截蓋:蓋與壺身渾然壹體,只顯截縫。

 以底劃分:

 ①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凹狀,不另加足。

 ②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壺底四周加壹圈足。

 以有無濾膽分:

 ①普通壺:上述的各種茶壺,無濾膽。

 ②濾壺: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壺口安放壹只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使茶渣與茶湯分開。

 (2)茶船

 承放茶壺等的墊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屬制品。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

 其主要種類有:

 ①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側平視茶壺形態完全展現出來。

 ②碗狀:船沿高聳,側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

 ③雙層狀:茶船制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的儲水器。

 (3)茶盅

 亦稱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於盛放和分斟茶湯。將茶湯及時斟於茶海中,可避免茶葉久泡而苦澀。

 其主要種類有:

 ①壺式盅:壺形,或以茶壺代替。

 ②圈頂式盅:將壺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壹翻邊,以作把手。有蓋或無蓋。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無把,從盅身拉出壹個簡單的倒水口。

 茶盅

 (4)品飲杯

 盛放泡好的茶湯並飲用的器具。其種類有: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

 ②敞口杯:杯口大於杯底,也稱盞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也稱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於杯底,也稱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

 (5)聞香杯

 直口高杯,用來聞嗅留在杯裏的香氣之器具。此杯容積和品茗杯壹樣,但杯身較高,容易聚香。

 (6)杯托

 茶杯的墊底器具。其種類有:

 ①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

 ②碗形:托沿高聳,茶杯下部被托包圍。

 ③高腳形:杯托下有壹圓柱腳。

 ④圈形:杯托中心留壹空洞,洞沿上下有豎邊,上固定杯底,下為托足。

 ⑤復托形:高腳托的托碟中心再有壹個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盞或茶碗。

 杯托

 (7)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器具。其形狀有:

 ①圓底形:碗底呈圓形。

 ②尖底形:碗底呈圓錐形,常稱為茶盞。

 (8)蓋碗

 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

 (9)大茶杯

 泡飲合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

 (10)沖泡盅、沖泡器

 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盅口拉出壹斜口為出水口。沖泡器是指杯蓋連接壹濾網,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

 2.輔助用品

 泡茶、飲茶時所需的各種輔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鋪墊

 是茶席整體或局部物件擺放下的各種鋪墊、襯托、裝飾物的統稱,常用棉、麻、化纖、竹、草桿織編而成。鋪墊的形狀壹般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圓形、橢圓形、多邊形和不確定形。

 鋪墊的類型有:

 ①織品類:棉布、麻布、化纖、蠟染、印花、毛織、織錦、綢緞、手工編織等。

 ②非織品類:竹編、草桿編、樹葉鋪、紙鋪、石鋪、瓷磚鋪等。

 (2)茶盤

 擺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屬、陶瓷、石等制成,有規則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種。

 雙層茶盤

 (3)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織物,或用來抹幹泡茶、分茶時濺出的水滴,或用來吸幹壺底、杯底之殘水;或在註水、續水時托墊壺流底部,也可用來擦拭清潔桌面。

 (4)茶巾盤

 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屬、搪瓷等均可制作。

 (5)奉茶盤

 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盤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時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屬制作而成。

 (6)茶荷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錫等制成。同時可作觀賞幹茶樣和置茶分樣用。

 茶荷

 (7)茶則

 則者,準則也,可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量準確。用它從茶葉罐中取茶入壺或杯,多為竹木制品。

 (8)茶匙

 取茶或攪拌茶湯用具。常與茶荷搭配使用,從貯茶器中取幹茶。

 (9)茶夾

 用來清潔杯具或夾取杯具,或將茶渣自茶壺中夾出。

 (10)茶針

 由壺嘴伸入流中疏通茶葉阻塞,使之出水流暢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1)茶箸

 形同筷子,也用於夾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時亦可用於攪拌茶湯。

 (12)渣匙

 從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與茶針相連,即壹端為茶針,另壹端為渣匙,用竹、木制成。

 (13)茶漏

 圓環形小漏鬥,當用小茶壺泡茶時,投茶時將其置壺口,使茶葉從中漏進壺中,以防茶葉灑到壺外。

 (14)箸匙筒

 插放茶箸、茶匙、茶夾、茶針等的有底筒狀器物。

 箸匙筒及茶則、茶匙、渣匙、茶夾、茶漏

 (15)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6)蓋置

 承托壺蓋、盅蓋、杯蓋的器具,既保持蓋子清潔,又避免沾濕桌面。其種類有:

 ①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

 ②支撐式:圓柱狀物,從蓋子中心點支撐住蓋;或筒狀物,從蓋子四周支撐。

 (17)壺墊

 圓形墊壺織品,保護茶壺。

 (18)濾鬥(濾網)

 過濾茶湯碎末用。網為金屬絲制,緣邊金屬或瓷質。

 (19)濾鬥架

 承托濾鬥用。有金屬螺旋狀,有瓷質雙手合掌狀、單手伸指狀。

 濾鬥架及濾鬥(濾網)

 (20)計時器

 用以計算泡茶時間的工具,有定時鐘和電子秒表,可以計秒的為佳。

 (21)茶食盤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屬等制成。

 (22)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屬、竹、木制。

 (23)餐巾紙

 墊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24)消毒櫃

 用以烘幹茶具和消毒滅菌。

 3.備水器

 (1)煮水器

 由湯壺和茗爐兩部分組成,爐以熱源分有電爐、酒精爐、炭爐、燃氣爐等。常見的?茗爐?,爐身為陶器,或金屬制架,中間放置酒精燈。茶藝館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隨手泡?,用電燒水,方便實用。

 (2)暖水瓶

 貯放開水用。壹般用居家使用的熱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遊或舉行無我茶會時,需配備施行熱水瓶,以不銹鋼雙層膽者為佳。

 (3)水方

 貯放清潔用水的器皿。

 (4)水註

 盛水的壺形容器。功用是將冷水註入煮水器內加熱,或將開水註入壺(杯)中溫器、調節沖泡水溫。形狀近似壺,口較壹般壺小,而流特別細長,多為陶瓷制品。

 (5)水盂

 盛放棄水、茶渣以及嘗點心時廢棄的果殼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稱?滓盂?。

 水盂

 4.備茶器

 (1)茶樣罐(筒)

 用於盛放茶樣的容器,體積較小,裝幹茶30-50克即可。以陶器為佳,也有用紙或金屬制作。

 (2)貯茶罐(瓶)

 貯藏茶葉用,可貯茶250-500克。為密封起見,應用雙層蓋或防潮蓋,金屬或瓷質均可。

 (3)茶甕(箱)

 塗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貯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馬口鐵制成雙層箱,下層放幹燥劑(通常用生石灰),上層用於貯藏,雙層間以帶孔擱板隔開。

 5.盛運器

 (1)提櫃

 用以存儲泡茶用具及茶樣罐的木櫃,門為抽屜式,內分格或安放小抽屜,可攜帶外出泡茶用。

 (2)都籃

 竹編的有蓋提籃,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樣罐等,可攜帶外出泡茶。

 (3)提袋

 攜帶泡茶用具及茶樣罐、泡茶巾、坐墊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帶式袋子。

 (4)包壺巾

 用以保護壺、盅、杯等的包裝布,以厚實而柔軟的織物制成,四角縫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軟的織物制成,套於杯外。

 6.泡茶席

 (1)茶車

 可以移動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時可將兩側臺面放下,擱架向對關閉,桌身即成壹櫃,櫃內分格,放置必備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於泡茶的桌子。長約120-150厘米,寬約60-80厘米。

 (3)茶(椅)凳

 泡茶時的坐具,高低應與茶車或茶桌相配。

 (4)坐墊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時,用於坐、跪的柔軟墊物。大都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長方形物,為方便攜帶,可制成折疊式。

 7.茶室用品

 (1)屏風

 遮擋非泡茶區域或作裝飾用。

 (2)茶掛

 掛在墻上營造氣氛的書畫藝術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簍、籃、盆等物。

茶道茶具的意義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