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出借人至暗時刻!人人貸本金只能收回65%,另外35%去哪了?

出借人至暗時刻!人人貸本金只能收回65%,另外35%去哪了?

P2P最終清零落幕後,人人貸需要收尾的關鍵數據有兩個,壹個是人人貸出借人接近19萬,另外壹個是資金借貸余額250億元,但是當出借人想收回自己的本金的時候,卻發現很困難,創始人之壹的楊壹夫發聲說,現在確實那麽多錢兌付給出借人了。 對於人人貸近19萬人出借人來說,這真的壹個至暗時刻。

人人貸突然發通知,沒有任何征兆。

11月2日,人人貸在沒有發出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突然上線了“應急轉讓通道”:本金7折,利息壹分沒有。

出借人壹看這陣勢,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有人就想走應急通道拿回本金7折,早“下車”早安心,總比在車上搖搖晃晃的安心,“下車”就意味著能夠及時“止損”,起碼損失還是自己可控制的,縱然有30%的損失也在所不惜。

但是,出借人顯然低估了拿回本金的難度。平臺有風險,上車需謹慎,這句話用在P2P平臺上與入股市是壹樣的道理,正應了壹句話,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出借人發現申請本金7折後,根本就沒有後續,多次也無法通過,萬般無奈,咬牙跺腳,幹脆6.5折申請轉讓,不知是平臺想在最後“割壹把韭菜”,6.5折竟然允許“下車”。

“友善”提醒,總感覺有股“奇怪”的味道。

如果妳要是有興趣問人人貸官方客服,也壹定會讓妳暴跳如雷,壹般得到的答復都是現在平臺申請7折的人過多,系統擁堵,妳可以不厭其煩地多提交申請幾次。客服還不忘“友善”提醒出借人,不建議打折過低。

這就奇了怪了,7折申請轉讓不予通過,6.5折就可以通過?

想壹想,這也很正常,在這最後的關頭,利用出借人急於收回本金的心理,能多收割壹些,就多收割壹些。100萬就可以在少給30萬的基礎上再少給5萬,這樣的生意放在誰身上,也是經不住誘惑的,何況平臺這麽做,在現行政策下,也確實沒有什麽問題啊。就好比股民炒股虧損,總不能找上市公司賠償吧。

現在很多人會有壹個疑問,為何我借出去100%的本金,現在只能收回65%,另外35%去哪了?個人談兩點粗淺看法:

第壹點,財務利潤涉嫌“人為制造”,掩蓋了已經消失的35%本金。

當然目前並沒有什麽實質的證據,因為這涉及到最終的平臺調查結果。但是從以往很多平臺財務報表數據來看,總感覺問題並沒有那麽嚴重,因為報表的利潤還是非常令人欣慰的,有利潤,證明公司是在不斷地賺錢,有錢賺,也就意味著平臺“不差錢”。

但現在事與願違,當國家在2019年開始清理P2P平臺以來,這個“利潤”卻是經不住如此的檢驗,“不差錢”的平臺,再被被清理退出,暴露了廬山真面目。

如今發生兌付困難的情況,很可能是以前的報表數據可能會存在某種“人為制造”,並沒有真實的反應平臺經營情況,蒙蔽了部分出借人,也可以說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把戲,在監管面前,徹底暴露,不出問題那是幸運,出了問題那是必然。

第二點,實際壞賬太高,這是35%本金“銷聲匿跡”的最主要原因。

銀行借款也有失手的時候,那還是在非常嚴格的審核的情況下借出去的錢。查詢銀行有關數據,到今年6月底的時候,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1%,比年初還上升了0.08個百分點。

比如恒豐銀行,這家銀行是壹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實際查出2018年末不良貸款余額為1635.61億元,不良率28.44%,貸款損失準備為- 894.75億元。然而,這家銀行在2016年財報中披露的不良貸款率僅為1.78%。

有關專業人士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警告說,我們必須做好不良貸款可能大幅反彈的應對準備。

相比銀行借款的門檻,從P2P平臺借款就容易多了,基本上靠的都是信用借款,零抵押,這樣的借款人都是被銀行“踢出門”的,他們從銀行是借不到錢的,這樣的借貸風險可想而知。

專業人士分析,壹般銀行的壞賬的壞賬在2%屬於正常範圍,P2P的正常壞賬率在3%―5%,但是靠信用生存的P2P的壞賬真實的壞賬是多少呢?

2018年的時候,平臺還算正常,回款70%,但是當很多借款人意識到該行業混亂的時候就不願意還錢了,現在的回款大概只剩下30%左右了。

情況好的時候,壞賬也高達30%,情況不妙時,壞賬高達70%,在2018年的時候,雖然壞賬也不低,但是可以通過拆東墻補西墻和高利息回籠資金,但是隨著形勢巨變,壞賬也是徒增,至今年12月初全部平臺清理時,壞賬已經高達8000億元了,這麽高的壞賬,誰會來買單呢?這其中肯定會有相當大的壹部分出借人來承擔。

壞賬是壹個很敏感的財務指標,要想從公開的數據讀出什麽新花樣,嗅出什麽不壹樣的味道,確實比較難。現在平臺爆雷的原因,可能是粉飾了真實的借款壞賬。

寫在最後:

現在出借人想拿回全部本金的概率極小,甚至是沒有可能的,出借人要做的,只能是及時“止損”,讓自己的損失最小。

作為平臺方,最主要的是壞賬的催收。可以采取兩種方法催收,壹種是人催,另外壹種是法催。但是通過司法處置是平臺催回不良的最後手段,面臨歷時長、執行難等重重問題的困擾。民事糾紛從立案到結案壹般需要6個月,最低也需要3個月。

借債還錢本身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現在出借人卻活出了“孫子”的模樣。對不少投資者來說,經過了這壹次的投資經歷之後,投資策略會有何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