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鄭權》譯文與賞析
鄭權
鄭權
原文
唐穆宗時,以工部尚書鄭權為嶺南節度使,卿大夫相率為送之[1]。韓文公作序,言:“權功德可稱道。家屬百人,無數畝之宅,僦[2]屋以居,可謂貴而能貧,為仁者不富之效也[3]。”《舊唐史》權傳雲:“權在京師,以家人數多,奉入不足,求為鎮[4],有中人之助,南海多珍貨,權頗積聚以遺之,大為朝士所嗤。”又《薛廷老傳》雲:“鄭權因鄭註得廣州節度,權至鎮,盡以公家珍寶赴京師,以酬恩地[5]。廷老以右拾遺上疏,請按[6]權罪,中人由是切齒[7]。”然則其為人,乃貪邪之士爾!韓公以為仁者何邪?
註釋
[1]為詩送之:寫詩為他送行。[2]僦:租賃。[3]效:仿效。[4]求為鎮:請求到地方鎮上做地方官。[5]恩地:唐以來對師門的稱呼,此處指代鄭註,因他幫鄭權謀官,對鄭權有恩。[6]按:考察,探究。[7]切齒:痛恨,咬牙切齒的樣子。
譯文
唐穆宗時,朝廷把工部尚書鄭權外調到嶺南任節度使,朝內百官先後寫詩為他送行。韓愈(謚號文,故後世稱文公)作了壹篇序說:“鄭權的功績和道德可以稱得上人的楷模,家屬有100多人,卻沒有壹所幾畝地大的住宅,只好租賃別人的房子居住,真可以說是身居顯貴而又能過貧苦生活,這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應該仿效的。”《舊唐書·鄭權傳》裏說:“鄭權在京都時,因家裏人口太多,薪俸不夠家庭開支,求到地方上做地方長官,得到掌權太監們的幫助。南海地方有很多珍貴的出產,鄭權到任後積累了不少特產送給太監們,這件事受到朝內官員們的恥笑。”又有《薛廷老傳》裏說:“鄭權因有鄭註的幫助才得到廣州節度使的職務,鄭權到任後,把官庫裏藏的珍寶統統運到京都,用以酬謝鄭註。薛廷老當時擔任右拾遺的官,因此上奏疏給皇帝,請把鄭權治罪,為此宦官們非常痛恨薜廷老。”根據這些記載,鄭權是個貪婪的贓官,韓愈卻說他仁德,是為什麽呢?
評析
看了這則故事,我們帶著末尾的疑問檢點史籍,然後得知,鄭權為官之初,口碑還是頗佳的,史稱他“器度魁偉,有辭辯”,“寬厚容眾”。自然的,後來他在廣州節度使任上大肆搜刮,並與權臣鄭註以及宦官過從甚密,也是實有其事。至於韓愈寫序說,“鄭權的功績和道德可以稱得上人的楷模,家屬有100多人,卻沒有壹所幾畝地大的住宅,只好租賃別人的房子居住,真可以說是身居顯貴而又能過貧苦生活,這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應該仿效的”,恐怕是鄭權沽名釣譽的偽裝罷了。只不過韓愈寫歌功頌德文章在前,鄭權露出狐貍尾巴在後,就算韓愈後來反悔,也賴不掉這些白紙黑字了。這就告誡我們,有些人非常善於偽裝,因此我們交友要極其謹慎。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