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妳怎麽看呢?
對於恢復繁體字,我個人是不贊同的:
壹、簡體字相對於繁體字來說,是壹種時代的進步。繁體字在發現之初,有其自身的道理,書寫比較復雜,但時代進步的根本通常是化繁為簡,由復雜到簡單,由生僻到通俗。如果說在現在再恢復繁體字,由繁體字代替簡化字,也會是文明的倒退。
壹些念念不忘想要恢復繁體字,不過是對祖先的崇拜,對往日文明的追溯,想沈醉在過去的輝煌之中,對文明的進步而言,毫無意義。但這並不是說要完全的放棄繁體字,在某壹方面,繁體字中的精華還是需要繼承起來的,比如說毛筆書法等,完全可以用繁體字來寫,可以淋漓盡致的體現漢字的構造美。
二、簡體字相對於繁體字來說,更有利於文明的傳播。簡體字與漢語拼音相結合,從推行之初,很快就因為書寫的簡便、更有利於辯識,對文化的傳播,尤其是對新中國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字的作用就在於語言的書面表達,繁體字在字體構造上超過了簡體字,但繁體字結構復雜,同義字,生僻字過多,反而不利於辯識,不利於文明的交往以及融合溝通。
三、簡體字取代繁體字,是順應歷史發展的必然。從甲骨文取代繩結記事,再到銘文取代甲骨文,小篆取代銘文等,最後到簡體字取代繁體字,拼音取代反切,都是歷史進步的體現,也是文明發展到壹定程度的必然。
四、繁體字在歷史考古、美學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並不意味著繁體字對於中華文明來說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對繁體字,還是應該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他來更好的為新時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