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電影
壹年時間,上千公裏,男女老幼十幾個人,從芒康到岡仁波齊,壹場說走就走的朝拜之旅。出發的理由似乎過於簡單,有的想通過磕長頭贖罪,有的祈求平安,但所有人都壹個念頭:我想去岡仁波齊,無懼風雨,於是出發了,這就是信仰。
青海和甘南藏區,我去過多次,在路上我總能遇到壹些磕長頭藏民,駕車飛駛的我其時很難理解哪些路上孤獨的朝聖者,於我,他們是另壹個世界的人。
? 張揚導演的《岡仁波齊》讓我再次靜心思考,他們,磕長頭的藏族人,何以抵達心中的神山聖湖?
朝拜路上,各種車輛飛駛而過,甚至與他們相撞,磕長頭人,無壹改變初衷,他們的內心何其強大。
? 藏區有了現代化的耕種機械,藏族阿爸像是自言自語:他們那麽快要幹嘛?是的,快,並非好事。
?
在岡仁波齊山腳下,楊培去世了,但他也實現了自己壹生的夢想,他拜了岡仁波齊。楊培走了,磕長頭路上出生的小男孩在父母背上見證了轉山的神聖與莊嚴。壹老壹小就這樣實現了生命的更替。
小女孩紮紮沒有上學,她跟隨家人踏上了朝聖之路。其實,很難說紮紮失去了什麽,我更願意相信她收獲了很多。團結、執著、友愛、善良,以及生命的意義。反倒是每天忙於學校功課的孩子們在分數的遮掩下失去了最可貴的東西。看到劇中的少男少女,我也想到我支教時曾經教過的學生,才旺、紮西,還有青草、卓瑪,名字大都忘記。不知他們是否也在這樣的路上,也曾這樣磕過頭。
? 岡仁波齊山腳,壹行人在轉山,電影戛然而止,這讓很多人不解、不滿。我們觀眾期待的是他們到達壹個目的地,然後開始狂歡。其實,就人類追求信仰而言,哪有什麽終點?
? 岡仁波齊,就是讓這些藏族人為之魂牽夢繞的神山,是值得壹生中用身體和靈魂去親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