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企業信息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ERP
)是建立在信息
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
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
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本文首先其定義原理來分析,
然後通
過其系統的業務數據流從數據,
技術以及流程三個角度來分析,
同時結合精益制
造和
敏捷制造
來進壹步論證
ERP
在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後對其
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關鍵字:
ERP
,精益制造,敏捷制造,業務流程重組
1
引言
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
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經營方式,
智慧資本迅
速取代了金融資本成為社會的主要推動力,
從而人類社會也從工業經濟時代向知
識經濟時代發展,
也就是說誰掌握了知識,
誰將來在社會上就有立足之地,
反之,
必將被社會所拋棄。
因此企業信息化和知識化水平也就自然成為企業綜合競爭力
的標誌之壹。
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無限制地擴大了企業的業務信息空間,使
業務活動和業務信息得以分離。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
企業能夠跨越內部資源界限,
實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的有效組織和管理。因此也就出現的許多以
ERP
為代表
的壹系列企業信息化產品,
為企業管理與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解決方案。
究竟
其到底能為企業帶來什麽樣的變化呢?其究竟在企業信息化進程應該處於什麽
地位?應該起到什麽作用呢?
2
通過企業資源計劃(
ERP
)的定義來分析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ERP
)是由美國
Garter Group
Inc.
咨詢公司首先提出的,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
思想,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平
臺。
它是當今國際上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
其主要宗旨是對企業所擁有的人、
財、
物、信息、時間和空間等綜合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和優化管理,面向全球市場,協
調企業各管理部門。
圍繞市場導向開展業務活動,
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全方位地發揮足夠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換句話說,
ERP
項目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將企業中的各種有形,無形的資源
在統壹的平臺上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使企業在壹個可計劃,
可預測和可控制的環
境中,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內在核心競爭力。因此,
ERP
勢必將成為
企業信息化進程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換句話說,
其應該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中心,
企業壹切信息化活動均必須圍繞其來架構建設。
3
通過
ERP
的數據流來分析
從企業信息系統(
ERP
)數據流程圖來進壹步分析
ERP
的作用:
3.1
從數據的角度來分析
首先通過各個業務子系統來進行基礎數據的收集,
然後通過其數據集成整合,
分析平臺來處理提煉,
形成有效的信息,
最後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形成企業的知
識庫,然後通過相應的信息發布平臺,以決策報告和企業報表的形式進行發布,
從而形成從企業基礎數據到企業決策數據的有效轉移,
從而為企業的決策提供科
學的,
及時的數據,
縮短企業決策的周期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其基本
為企業從數字化,信息化到知識化提供了整合平臺。
3.2
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
ERP
系統除了包括數據庫的數據錄入,整理,檢索的基本功能外,其也融入
了數據集市和數據倉庫的技術,
通過數據挖掘技術,
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
析,
提煉出更為有效的信息為決策層服務;
同時其也提供很多的擴展功能和接口
功能,
為企業進行有效數據收集和數據發布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比如同自己的
供應商和客戶進行系統對接,
從而實現企業與企業間的數據整合,
使雙方企業能
夠達到信息的最大化***享,
縮短雙方的決策周期,
降低雙方的成本,
從而為企業
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達到雙贏的局面。
3.3
從流程的角度來分析
任何
ERP
軟件都是建立在壹種管理思想或者管理架構上的,
管理無定形,
其
均是建立在流程基礎上的,以“業務流程重組”做理論指導,用壹個系統思考的
辦法來解決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資源***享,
以達到企業整體經營績效的目的。
在實施
ERP
項目時,其方針是“先固化,後優化”;首先是先將企業的現有
業務流程進行分析,
然後再與軟件設計的規範流程進行匹配,
將兩者進行有效的
結合會發現其不同的地方,
從而改變業務流程或者對軟件進行二次開發,
使軟件
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因為現有的業務流程不壹定是規範的,
肯定有其需要改進的
地方,
因此必須將現在的業務流程與軟件設計的流程進行匹配,
發現其不同的地
方進行流程的重組,使流程達到最佳的優化。
4
結合
ERP
實施理論與精益制造,敏捷制造來分析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來,
ERP
系統必將在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地位是不
可言喻的,
但是其最大的作用歸納起來就是使業務流程規範化,
可視化;
管理信
息化,提升管理績效。其主要表現在壹下幾個方面:
首先說業務流程規範化。
上文中已經提到
ERP
系統主要是建立在流程的基礎
上的,在進行
ERP
上線初期,實施方與企業雙方均會對企業現在的業務流程進
行有效的分析,
然後雙方就壹些細節的流程進行討論確定壹套雙方認可的可行的
業務流程,
同時輔助相應的業務培訓,
操作培訓以及現場操作的指導,
制定壹套
相應的執行方案,
從而達到流程的規範化的目的。
在進行討論和實施過程中,
在
編寫相應的業務分析報告,
實施報告以及業務操作手冊等文檔,
為業務流程可視
化打下基礎。
其次再說如何實現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績效?
對於制造性企業來說,精益制造和敏捷制造是其所追求的,但是如何能夠實
現這個目的呢?
ERP
系統的出現,大大的加速了企業達到該目標的進程。
精益生產就是及時制造,
消滅故障,
消除壹切浪費,
向零缺陷、
零庫存靠攏。
ERP
在
MRPII
基礎上並以其為指導思想,通過進行生產制造的主生產計劃,物
料需求計劃以及車間執行管理等三個模塊,
對生產活動進行有序規劃,
使企業處
於可計劃和可控制的環境中進行,
從而到達能夠有序平衡控制生產物料流動、
多
重標準化組合的庫存信息,
準確及時反應車間生產情況,
能夠全程進行質量控制,
減少廢品和次品的出現,提升產品的成品率,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敏捷制造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響應客戶,
最小時差達到各部門最優協同和相
應。
任何制造型企業均是以客戶訂單和市場銷售預測所驅動的,
以產品質量為核
心的生產方針的。因此
ERP
系統根據上面需求進行設計,同時將生產制造,采
購部門,
庫存管理部門以及財務和市場銷售部門處於同壹業務處理平臺,
使各部
門信息***享最大化,
從而縮短了各自的業務決策周期,
做到各部門最優協同和響
應。
其最主要表現在是既可縮短生產周期,
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資源占用,
按時供
貨率大大提高,
間接地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間接地為企
業創造出更多的效益。
總而言之,
ERP
系統使企業的物流,
資金流以及其所體現的信息流達到有效
的融合,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可靠的,及時的數據,縮短其決策周期,使決策更
為科學,
為企業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同時也是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5
對
ERP
系統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在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特別是制造型企業來說,未來的企業信息化模型便
是:以企業內部系統
ERP
與KM,OA等系統所組成的集成系統,同時加強與
AMT,PDM的數據通信與集成,在與
CRM
SCM
以及企業信息門戶等處於
內外部結合處的信息系統,通過
Internet
技術和中間件技術,形成企業壹體化的
信息化應用平臺,
達到企業的全面信息結成。
但是可以看出來,
如果沒有企業核
心
ERP
系統的支持,其他系統均處於各個枝端,起作用會減小,甚至可以說其
存在的意義不大。
因此
ERP
系統必將會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中,
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
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和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