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簡述剪紙的歷史,制作剪紙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簡述剪紙的歷史,制作剪紙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剪紙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壹種傳統民間藝術。它是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與向往的壹種藝術再創造。因而它風格純樸,情趣盎然,流行甚廣,深為人民群眾所喜愛,有著極廣泛的社會基礎。作為壹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已被運用在電影動畫、舞臺美術、書籍裝幀、商品廣告以及印染、郵票設計等領域的創作中。

剪紙是由古代在其它物質材料上剪刻花紋演變而來的。最早見於戰國刻花在銀箔裝飾品上,到了西漢時期已剪刻出了精美的金銀飾片,真正的實物剪紙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宋代之前剪紙主要作為迎春的裝飾品,除迎春外,勞動人民在剪紙中,還寄托了追求幸福生活的熾熱感情,盼望風調雨順,祈求五谷豐登。當然,民間剪紙的發展與古代的迷信活動是分不開的,如:巫者給人治病戴紙花高帽,執紙雕龍虎彩旗,以此驅邪。

民間剪紙的創作,顯示了民間婦女心靈手巧的聰明才智,表達了對生活的美好情感。同時也是她們精神生活中壹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剪紙制作簡便,因而源遠流長。傳播很廣,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傳統風格。加之地域不同、習俗不同、審美趣味的差異,又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我國民間剪紙有著五大特色:風格純樸,它出自於勞動人民之手,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手法簡潔,結構單純簡略,以適應制作的需求。構圖裝飾性,構圖中講求形式美的法則。造型意象化,在造型上以形寫神,刻意誇張的表現方法。色彩的明快,色彩采用單純明艷的配置手段。中國民間剪紙,除有***同風格外,各地的剪紙,又各放異彩。從西北到江南,可分為南、北兩大風格流派:西北剪紙粗擴樸拙;江南剪紙精巧秀麗。由於民間剪紙強烈的民族特色,在國際文化交往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剪紙的工具材料:

剪紙的主要工具有刻刀、剪刀、油盤、磨石、粉袋、紙等。

刻刀;是刻紙用的刀,有大、小各壹把即可,大的刻粗而直的線用,小的刻圓線及衣服上的花紋用。其次再備壹把小剪刀(頭應尖壹些)以作修飾之用。刻刀的大小要適宜於使用和刻制、壹般長約三寸左右,闊二分左右,刀口為斜角口。刻刀的鋼質要軟硬適度,可以用鋼鋸條、鐘發條替代。

油盤:是將畫好的畫稿放在上面刻制用的盤子。外框是木制的,當中放著燒過的鋸木灰和牛油或羊油,稱為油盤。油盤的軟硬要適宜,太硬刻起來吃力,太軟的紙容易凹過去。初學者可用舊三夾板代用,但不能在玻璃板上直接刻制。

磨石:是磨刀用的石頭,壹般配備粗、細各壹塊。磨刀時先在粗石上磨,後用細石磨,在細石上主要是磨刀鋒。磨刀時要註意兩面磨,使刀鋒左右平均鋒利。

粉袋:是用壹塊見方的布頭,當中放進壹些菱粉或山芋粉,用線紮住,在刻紙之前將油盤上撲上薄薄壹層,上粉之後,刻時就不會使畫稿粘住在油盤上了。

剪紙用的紙:最好是用宣紙染的紅、黑、紫、深藍等色紙或地方生產的毛邊紙染的大紅、大綠土產紙,這些紙薄而松,質地結實。可以刻的層數多。普通的白報紙集的大紅紙或蠟光紙也可替代,但壹次只能刻五、六張,而且細部、花紋不易刻。宣紙染的色紙和地方土紙沒有光亮,十分樸素、厚重,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