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臉書被裁員工將至少獲71萬補償,究竟是怎麽壹回事?

臉書被裁員工將至少獲71萬補償,究竟是怎麽壹回事?

“把寒氣傳給每壹個人”,這不,國外公司也感受到了這股寒氣。近日消息,媒體報道稱由於通貨膨脹、歐洲能源危機等原因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微軟、推特等互聯網開始裁員並縮減招聘規模。其中臉書母公司Meta更是“重災區”,報道稱,Meta計劃在本周三前啟動大規模裁員,波及員工達數千人,這將成為Meta十八年以來第壹次大規模裁員。會議結束後,Meta多個部門的主管開始通知下屬裁員和重組的情況,人力資源主管落裏·戈勒表示,失去工作的員工將獲得至少四個月的工資,以此作為遣散費。而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Meta員工年薪中位數約為29萬美元,相當於每月17.7萬元,四個月補償金額也就是71萬元。

臉書被裁員工將至少獲71萬補償究竟是怎麽壹回事,跟隨我壹起看看吧。

“把寒氣傳給每壹個人”,這不,國外公司也感受到了這股寒氣。

近日消息,媒體報道稱由於通貨膨脹、歐洲能源危機等原因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微軟、推特等互聯網開始裁員並縮減招聘規模。

其中臉書母公司Meta更是“重災區”,報道稱,Meta計劃在本周三前啟動大規模裁員,波及員工達數千人,這將成為Meta十八年以來第壹次大規模裁員。

由於Meta過去十余年來,規模從幾千人快速膨脹至87000余人,因此有不少人猜測,這輪“優化”,可能比馬斯克裁推特還要狠。

此事也得到了Meta CEO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承認,知情人士稱,紮克伯格在周二的會議上看起來情緒低落,他表示,自己要為公司的失誤負責,他對公司增長的過度樂觀導致了公司人員過剩。

紮克伯格在會議上介紹了廣泛裁員情況,並特別提到招聘和業務團隊也在裁員之列,Meta預計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上午6點(北京時間周四19點)左右發布壹般內部公告,並宣布裁員計劃。

會議結束後,Meta多個部門的主管開始通知下屬裁員和重組的情況,人力資源主管落裏·戈勒(Lori Goler)表示,失去工作的員工將獲得至少四個月的工資,以此作為遣散費。

而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Meta員工年薪中位數約為29萬美元(約合212萬元人民幣),相當於每月17.7萬元,四個月補償金額也就是71萬元。

臉書被裁員工將至少獲71萬補償相關閱讀:

濫用人臉識別,打了6年官司,Facebook賠償用戶6.5億

文| AI財經社 唐煜

編| 張碩

為了捍衛自己的人臉信息,2015年,三名美國伊利諾伊州公民拿起法律武器,將不守規矩的社交巨頭Facebook告上法庭,組成了壹只多達160萬人的維權大軍。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隱私訴訟案之壹,2021年2月27日,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據外媒報道,壹名聯邦法官批準了和解協議,Facebook將向這些用戶支付6.5億美元(約42億人民幣),扣除9750萬美元的律師費和接近91.5萬美元的訴訟開銷,三名原告代表每人將獲得5000美元,其他人每人至少將獲得345美元賠償。

壹切都要從Facebook在2010年推出的壹項新功能“標簽建議”說起。用戶只要上傳照片,系統就會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將照片中的人物圈出來,建議用戶標註出這是誰,並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自己的數據庫裏。但這壹切都沒有告知用戶,而且這個功能還被設置為默認激活。

Facebook的工程師曾在壹場演講中說,他們“擁有壹個可識別整個地球人口的系統”。Facebook還因此申請了壹項技術專利,可以通過用戶的面部表情來定制廣告。

這些讓在金融公司工作的Carlo Licata感到非常不安。同樣感到被侵犯隱私的還有Adam Pezen、Nimesh Patel 兩位伊利諾伊州公民,於是在2015年,三人分別針對Facebook提起了訴訟,狀告Facebook 在收集和存儲生物特征數據時,沒有明確告知、沒有征得用戶的書面同意,也沒有說明數據的保存期限。

對抗壹家彼時市值高達2000多億美元且剛超越沃爾瑪的明星公司,對普通人來說無疑是壹場雞蛋碰石頭的大冒險,但個人隱私保護走在前列的伊利諾伊州為他們提供了最強硬的法律護盾。

早在人臉識別技術剛起步時,美國伊利諾伊州就在2008年頒布了《生物識別信息和隱私法》。法律規定,公司在收集生物識別數據之前,必須征得個人的許可,這些數據包括“視網膜或虹膜掃描、指紋,聲紋、手或臉部的識別”。法律還要求公司列出數據存儲的目的和時間長度,並將這些詳細信息包括在書面的生物統計學隱私政策中。如果壹家企業違反法律,個人可以起訴這家公司。

長達6年的審理過程中,Facebook壹直試圖中止訴訟,但申辯的理由都被法官駁回。2019年9月,Facebook被迫把人臉識別功能設置為默認關閉。當時,大約690萬名伊利諾伊州Facebook用戶被列入和解之列,截至當年11月,僅有約160萬名用戶提交了索賠表。

2021年1月,Facebook終於認慫,同意支付5.5 億美元和解。但聯邦政府認為懲罰力度還不夠,又加價 1 億美元,最後以6.5 億美元成交。除了交罰款、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和解協議還要求Facebook刪除現有的人臉模板。

近年來,Facebook屢屢被曝出隱私問題,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最廣為人知的就是2019年,Facebook和第三方分享8700萬用戶的數據,用於政治廣告投放,操縱大選結果。不僅公司市值蒸發掉700億美元,還被FTC罰款50億美元,創下了截至當時史上最大壹筆罰款,相當於Facebook壹個月的營收。不過令人諷刺的是,和解協議宣布後,Facebook的市值增加了104億美元,是罰款的兩倍。

這些還不是Facebook面對官司的全部。2020年8月,同樣是因為人臉識別問題,Facebook又在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被起訴,被指涉嫌收集、存儲超過1億Instagram用戶的生物特征數據。這些罰單和官司恐怕並不能讓Facebook變得守規矩,畢竟更有價值的用戶數據是這個藍色永動機賴以生存的養料。

最近,Facebook正在發起壹個名叫“好點子值得發現”(Good Ideas Deserve to be Found)的宣傳活動,在廣播、電視和眾多數字平臺上瘋狂投放。Facebook稱,這是為了讓用戶知道,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廣告有助於他們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的新事物,同時還能挽救很多受新冠影響苦苦掙紮的小企業。

外界評論稱,Facebook此舉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拉攏用戶的心,這也是在暗暗對蘋果示威。蘋果此前也在考慮對iPhone數據政策做出改變,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同意手機收集數據,廣告客戶是否可以跟蹤其活動。這自然對像Facebook這樣靠廣告維生的社交巨頭殺傷力極大。